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

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42W 次

篇一: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和各學科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佈後,全體教育者掀起了學習熱潮,這不僅是適應時代發展,做好品質教育的需求,更是隨着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網絡新媒體的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的需求,謀劃自己如何更好的進行學科教學的指南。作爲語文教師,我也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近期又聆聽了陳先雲的講座——《對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革命文化內容的基本認識》,溫儒敏的講座——《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通過學習,不僅明確了今後語文教學的努力方向,更爲自己的崇新課堂找到了理論基礎。

一是語文教學要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通過以文化人,培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隨着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作爲教育者,必須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精神內涵,通過學科教學優化育人藍圖。《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創新導向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了語文課程的育人的導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課程性質中強調: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語文課程應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全面提升核心素養。語文課程致力於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爲學生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爲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語文課程在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正是基於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語文教育必須與時俱進。在實際的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一定要結合部編教材,加強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的教育思想,要將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特別是要結合部編教材中選編的革命文化內容,引導學生構建家國情懷,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實現語文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但要立足文本,還有走出文本,依託文本的人文主題和語文素養,旁徵博引,儘可能的通過革命英雄、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文質兼美的文章等,塑造學生愛國愛黨的美好品質。

當然,作爲語文教師,要將向上、健康的政治思想教育融入教學中,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增強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擔當。有了這樣的教育情懷,我們才能在語文課堂上按照相關要求落實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

篇二: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當今時代科技的不斷進步、網絡新媒體的迅速普及,使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爲契合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優化學校育人藍圖,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2022年4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正式頒佈。

爲了進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內容,更新教育觀念,許昌實驗小學組織全校語文老師聆聽多位專家學者的相關講座。吳教授、張教授、楊教授對新版課標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解讀,我可謂是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體會:首先,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體系。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同時能夠轉化爲自己所學,做到活學活用。

其次,高度重視識字與寫字。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是學生情趣、態度、審美情趣養成的過程。對比以前減少了寫字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漢字轉化成學生生活中已知的圖畫,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把識字寫字教學由難變易。

最後,應重視“整本書閱讀”。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要激發學生讀書興趣,要求學生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積累整本書閱讀的經驗。”因此,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嘗試閱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之後讓學生試着理解書中的主要內容,和同學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並向同學們推薦。這樣,能夠在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的同時,也能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有很多需要我們繼續深入研讀的部分,想要完全解讀和滲透還需經歷一段較長的時間。我會繼續不斷學習,在今後的教學工作過程中不斷踐行,結合“雙減”政策,讓新的教育教學惠及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教育新時代的陽光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篇三: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我發現新課標下更加關注學生核心素養,注重學生基於真實情境下的問題解決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式,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重視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多實踐、多體驗、多思考,能夠在真實情境下解決實際問題,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語文教師的任務,是通過文本爲學生提供一個更生動、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要在語文課表達“兒童味”,教師應站在兒童的視角,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童言在老師的喚醒、鼓勵中真實表達。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孩子纔是語文課真正的主人。

其次還應該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教研論文寫作能力。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用心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閱讀和理解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往往花費很多精力。讓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學會理解、鑑賞,編者提出了具體要求。首先還是“喜歡”和“樂趣”,接着就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默讀課文。再接着就是要能夠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意思、藉助標點感受語氣、藉助插圖閱讀。第三點則是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夠樂於交流。第四點明確指出要嘗試閱讀整本書,並介紹自己讀過的書。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進行好書推薦並提供閱讀整本書的環境、時間和支持。因此,我們開展了閱讀社團活動,用多樣化的方式促進學生素養的提升。

篇四: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近日,2022年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鮮出爐。回想上一版(2011年版)課標出臺的時候,正趕上我在參加教師招考,爲了應付考試,我幾乎把2011版的課標背誦了下來,書都快翻爛了,但是對於其中的內容只停留在“讀”的層次,至於文字背後的深意,是不明所以、一團漿糊的。前幾天,剛拿到《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後文簡稱“新課標”),便開始了緊張的學習和梳理。目前共讀了三遍,第一遍通讀,瞭解主要內容;第二遍圈畫,找到其與2011版課標的異同之處;第三遍,聽取了溫儒敏教授的講座之後,又對他提到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再次細讀。

幸運的是,我是在新教材全面實施之初剛好從一年級開始執教,對新教材有比較系統的瞭解。我發現本次新課標的很多內容,都和新教材有很好的契合,這爲我學習理解新課標奠定了基礎,讓我有了不少基於實踐的發現和感觸。

一、新舊課標的對比

在對比新舊課標的異同之處時,我發現,具體的學段要求變化不大,大多數內容進行了整合。其中,有三處明顯的變化值得注意:

1、在“識字與寫字”板塊中,增加了對漢字音、形、義及與生活、行爲聯繫的探索,這一點變化,我認爲是對應了“核心素養”的總目標而來的,在新教材中,除了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不斷滲透,還專門開闢了“識字加油站”欄目,一單元開展一次集中學習;

2、原來的綜合性學習改爲“梳理與探究”,體現了跨學科的學習理念;

3、小學三個學段中,在“閱讀與鑑賞”板塊中,單列了“整本書閱讀”這一項,且各學段要求層層遞進。

我想重點就第三點變化——“閱讀與鑑賞”中整本書閱讀的內容,談談我的思考。

二、“閱讀與鑑賞”的變化

2022版“閱讀與鑑賞”板塊就是2011版的“閱讀”板塊。新課標對原課標的內容進行了整合,此外,單獨增加了“整本書閱讀”這一條。我們來看看,不同學段關於“整本書閱讀”的具體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嘗試閱讀整本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他人介紹讀過的書,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閱讀整本書,初步理解主要內容,主動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第三學段(5~6年級):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並說明理由。

第四學段(7~9年級):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探索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分享閱讀感受,開展專題探究,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感受經典名著的藝術魅力,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課程標準一字千金,把“整本書閱讀”單列一條,足見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從不同學段的要求也可以看出,這一目標也是層層遞進,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閱讀能力,逐步推進的。

三、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

爲什麼會增加“整本書閱讀”的要求呢?當然是因爲它重要啊!

爲什麼重要呢?在溫儒敏教授的講座中,他也着重提到了這部分的變化,並且詳述了之所以這樣變的原因。我深以爲然,在此摘錄下來。

1、如今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閱讀量不夠。古人讀書都是讀整本書,有整段的時間去閱讀,閱讀能力、思維能力會更好。從新學堂後,爲了提高效率,課文開始一篇篇精讀,再舉一反三,但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

2、閱讀量是語文素養的核心。溫教授認爲,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根本沒有辦法提升。有了閱讀量,稍微點撥一下,學生的語文素養就上去了,因此,必須要通過讀整本書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3、小學是閱讀的黃金期。溫教授說,中國的學生,小學階段是閱讀的黃金期,到了初二之後,閱讀的時間就急速下降,爲了應試,只能暫時放下閱讀,因此從第一學段就開始強調整本書閱讀。

4、通過整本書閱讀磨性子。現代人面對各種信息轟炸,變得浮躁,而整本書的閱讀可以讓人靜下來,磨鍊耐性。

四、整本書閱讀的落實

結合溫儒敏教授的指導,結合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實踐,關於整本書閱讀的落實,我有幾點思考。

1、在課堂上落實好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新教材每冊都安排了一次“快樂讀書吧”欄目,這個欄目就是主題式的整本書閱讀指導,不僅給學生推薦圖書,還指導閱讀的方法,要求全體學生共同閱讀。我們不能再秉持以前的舊觀念,認爲這不是應試的知識,就不予重視。要針對快樂讀書吧,實實在在地進行讀書指導,開展閱讀活動。

我們學校把每冊“快樂讀書吧”的書籍都按照學生人手一本的量進行了配備,這爲我們開展此項教學活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我校每週五下午的七彩社團安排了專門的閱讀指導課,進一步推動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開展。這學期,我就利用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開展了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活動,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開展一些有趣的閱讀小活動,將寓言故事的主題閱讀很好地推行了下去。

2、更加註重閱讀興趣的培養。溫儒敏教授表示,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要放鬆一點,“讓學生有興趣,想辦法讓他們有興趣,沒興趣的人也不要過分苛求。”這一點我深以爲然。動不動就讓學生寫一篇讀後感的事,我不會做的,雖然也擔心有的學生沒有真的去讀書,但一旦開始因爲閱讀而交作業,就會讓大多數學生失去興趣,就得不償失了。

那我是怎樣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呢?有很多種途徑:一、我會在家長會上不斷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引導家長與孩子親子共讀、交流讀書感受,讓家長在書籍上多投資,多買書、多去圖書館,爲孩子創造家庭閱讀氛圍;二、我會在班級營造“讀書好”的氛圍,常常表揚愛讀書的孩子,用書作爲物質獎勵來促進孩子養成好習慣;三、我會不斷給學生提供閱讀資源,充分利用班級的圖書角開展讀書漂流,每年發佈一次推薦閱讀的書單,每週評選一名“好書推薦官”進行好書推薦,時不時分享自己的讀書體驗。

3、注重自由閱讀。溫儒敏教授着重強調了要讓學生自由閱讀,例如書單的設計,成人推薦的書單孩子往往不愛看,那就不能強來,要尊重孩子的閱讀喜好。我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確實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們自己喜歡看的書往往比較淺顯,存在質量不夠高的問題。我遇到這種情況都會採取潛移默化的方式去調整,發現孩子們讀的書質量不高,不動聲色,但是不停地在班級推薦一些更好的書,同時,適時開展一些好書共讀的交流活動。有了老師的引導,多少會有一點變化。但受限於孩子水平的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只停留在淺顯的層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其實這個書單的制定,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由老師制定變爲學生共同制定,學生自己推薦的書,他們一定會更加感興趣。我打算下學期開始試一試。

古往今來,太多的先輩向我們講述了讀書的重要性。新課標中關於“整本書閱讀”的提出,是基於“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課程理念,也是我們教育教學工作的一盞指明燈。我想,作爲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把孩子閱讀的興趣和能力真正地培養起來,那將是伴隨學生終生的良好習慣,於我們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

篇五: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這段時間,通過學習新課標,我對新課標有了更爲深刻的認識。身爲一線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研究,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堅定地朝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走,以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接下來,我將結合教學實際說一說“跨學科學習”拓展型學習任務羣的感受:

新課改明確指出:語文學科要加強和其他學科的聯繫,以整合的教學觀念去開展教學。整合不僅是一種新的教學觀念,更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模糊了學科的特性,注重各個學科的互滲、互補。多元智能理論認爲:傳統教學過分強調了語文和數學這兩大基礎學科,完全忽視了繪畫、音樂、自我認知等多元化的智能培養,進而抑制了學生智能的發揮。所以,要構建一個開放性的教育系統,讓人才在各個領域得以充分的發揮,而整合作爲一個全新的理念,沒有任何的經驗可循,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此課題研究才具備了價值。我試圖通過這一研究,將整合的理念轉化爲策略探索,以讓小學生在跨學科語文教學下,自主探究、創新,爲日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022年新課標中,義務教育學段的語文課程內容主題上,主要包含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而這些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羣,低層設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基礎性學習任務羣;第二層設置了實用性閱讀、文學閱讀、思辨性閱讀三個發展型任務羣;第三層設置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兩個拓展性學習任務羣。本文主要就第三層“拓展型學習任務羣”中的“跨學科學習”,針對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改進。

1、運用多學科知識技能設計並參與校園活動

這裏的多學科主要指的是科學、音樂、美術、體育、信息技術等學科,教師可以發揮教育者的指導作用,充當語文活動的設計者,開展多種形式的與語文學習相關的校園活動,如朗誦會、故事會、戲劇節等。當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三年級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利用不同學習個體的跨學科知識,有計劃、有目標地組織、策劃多樣學習活動,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實踐中來。

這裏以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爲例,在學完本課後,爲了達到激發孩子們自主學習文言寓言故事的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強聽說訓練的目的,作爲語文老師給全班佈置了一項跨學科口頭作業:編排並表演課本劇《守株待兔》。爲了讓孩子們更加有效地參與,我還明確了課本劇的具體要求:儘量做到忠實原文,可在原文基礎上有所創新,根據需要對人物的對話及相關情節作調整充實;需要有符合主題的背景音樂、視頻背景畫面、簡單的道具裝扮;表演時間在5分鐘以內。任務下發後,將全班分爲6個小組,分別設置了“小小導演“,負責分配各項任務並利用課餘時間精心排練。在接下來的兩週,小組內的成員們分工明確,短時間內完成了情節對話的編寫、背景音樂的設置、視頻背景畫面的製作以及道具服裝的製作。每天晚上放學後,孩子們都自覺主動地進行課本劇的排練,最終在兩週後的班會課上圓滿完成了演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調用了音樂、信息技術、美術等學科掌握的技能,發展出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綜合學習的可能性,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了孩子們的審美情趣、品味。

2、參觀瞭解文化遺產,參與校內外文化主題活動

除了校園文化活動以外,我們偉大祖國的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孩子們去生活中學習、積累語文經驗的重要途徑。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羣)和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其爲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相關的實物、場所,如觀念表達、知識、技能、工具、實物、手工藝品、文化場所。全國各省市地區都有其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化遺產,社會各界也以多種形式的文化主題活動爲重要載體,使得這些珍貴財富得以保存、傳承。以筆者所在的安徽省爲例,較爲人熟知的文化遺產主要有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黃山、當塗民歌、淮北花鼓戲、徽派版畫、六尺巷傳說、黃梅戲、徽劇、珠算、宣紙傳統制作技藝、孔雀東南飛傳說、淮北梆子戲、徽墨製作技藝、徽州三雕等。安徽本地的三年級小學生,可以利用假期時間在家長陪同下,組成探究小隊對這些文化遺產進行實地觀察、記錄、參觀、體驗。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學習生活情景中學習語文,不拘泥於語文課本。

(1)這裏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爲例,對於生活在遠離傳統造紙工坊,對傳統造紙工藝知之甚少的城市三年級小學生來說,此篇課文距離孩子們的生活較遠,缺乏對傳統造紙技術最基本的具象認識。於是,我開始去各大網絡平臺上搜索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造紙工藝,結果將下一步孩子們課外探究對象鎖定到了宣紙的傳統造紙技藝上。於是,在學完本課後,我佈置了一項選做實踐作業:參觀安徽省博物院內的徽州館,有條件的還可以在父母的陪同下組隊前往安徽宣城市實地考察宣紙工藝。但是當時由於疫情的條件限制,我並未作任何探究成果展現上的要求。在課後反思中,我這樣寫道:活動要求應該更加細化,評價標準應該具備爲學生探究指明努力方向的作用。可以使得探究成果多樣化,靈活運用信息技術、科學等學科知識,以照片、視頻、調查表、參觀心得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探究成果,讓孩子們真正學會如何跨學科自主探究課本外的“大語文”世界。

3、選擇社會生活問題進行調研並試寫研究報告

進入小學三年級,孩子們經過兩年的成長鍛鍊,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認知水平、思辨能力,開始對自己身邊的社會生活現象以及現象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有了較強的探索求知慾。這時候,語文教師可以發揮“大語文”的強大優勢,鼓勵並指導孩子利用課堂所學知識、已有的信息獲取整合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於是從其他綜合學科中獲取的知識技能;充分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社區生活場景、文化場館等,提高孩子們的交流溝通、團隊協作、實踐創新能力,着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於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語文的核心素養。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口語交際課:《該不該實行班幹部輪流制》爲例,這個主題與三年級的孩子們息息相關,是孩子們較爲感興趣的一個話題。老師在教學設計時,可以辯論會的形式,鼓勵大家就這個話題暢所欲言,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但是三年級的孩子對辯論的形式、規則瞭解不多,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條分縷析地說出確切的論點論據。這就需要孩子們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利用圖書館、互聯網、校園小記者專訪、撰寫探究小論文等多種形式,爲自己選擇的相應論點作論據。並且還要將提前準備好的素材,在父母的幫助下製作成一張表格或者思維導圖,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表達,爲最終的6人小組辯論賽做好準備;此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們爲自己所在的辯論方設計文化衫圖案以及橫幅標語,製作與本方論題相符的幻燈片解說。這樣,就真正做到將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的社會生活問題與其他學科相融合,進行此主題下的深入調查研究。當然,由於每個學校課時安排、學生學情差異較大,教師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做靈活調整、創新。

以上僅僅是我作爲一名一線語文教師,在認真地學習了2022版新課標後,結合小學語文三年級教材,針對課標中提出的拓展型任務羣中“跨學科學習”具體實施策略上地一點淺顯思考,不到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篇六: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個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緊跟時代,爲老師的教學指引方向。

總體來說,兩版的課標內容,基本沒有變,即各個學段對語文基本知識、能力的要求的標準沒有變。學習新課標結合實際教學,讓我感到變化比較大的就是從三年級教科書開始,每個單元設有“導語”,在單元導語中明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這樣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注重語文要素的落實,及時優化調整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以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爲例,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這是對本冊第三單元“瞭解課文是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從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到怎麼把事物寫清楚,體現了訓練的梯度發展。本單元語文要素“寫清楚”的內涵,一是指文章主要寫“事物”的什麼特點,二是瞭解文章是從“事物”的哪幾個方面來寫的。比如在教學《海底世界》時,先從課文的開頭和結尾入手,帶着問題讀課文,重點了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然後細讀課文第2-6自然段,體會課文是從“光線、聲音、動物、礦物”等方面介紹海底世界的,第4自然段圍繞“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式來寫的”。選擇了5種最有代表性的動物的活動方式:它們有的向前進,有的向後退;有的自己活動,有的自己不動;有的速度極快,有的速度極慢。把第一句的意思說具體、寫清楚。第5自然段是圍繞“海底的植物差異也很大”這句話來寫的。主要從色彩和大小兩方面,通過比較和舉例的方式,把一個意思寫清楚的。教師的教學策略達成是語文要素落到實處的途徑之一。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學習語文平時就是要多積累,小學階段,老師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誦讀傳統文化知識,從課內外瞭解、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優秀的文化中徜徉。

這次新課標吸收了過去課改的經驗,並非是顛覆性的徹底革命。正如溫儒敏在解讀新課標講座的主題,從實際情況出發,做到遵循課標精神,尊重教學實際,用好統編教材。在新課標的引領下,我會領悟精神,和學生共同成長。

篇七: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隨着“雙減”政策的到來,我們的“新課改”也是一輪接一輪的有序進行着。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出臺了,它如一縷微風迎面而至,給疫情下的語文教學帶來了新鮮的空氣,讓我們的教學有了新的改觀,大家如獲珍寶似的開心不已,學校也開展了學習新課標活動,我們語文組的全體教師對新課標進行了集體學習、共同討論、個人自學,並對新課標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大家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通過這次學習,我不僅領悟到了語文教學的方法,還知道了自己今後在教學中的奮鬥目標,加深了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使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現將自己的一點學習體會和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歡迎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一、認真鑽研新課標,領會課改精神。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爲了在教學過程中能讓每個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觀察、參與社會的生活能力,進一步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充實課堂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形勢,讓孩子們在趣中學、動中學、做中學、樂中學,我們更要認真研讀新課標,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語文課堂成爲孩子的樂園。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本次課改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自覺獲取知識。

二、根據各學段要求,完成教育任務。

每個人所帶的學段不同,所要掌握的內容也不同,作爲語文教師,我們更要了解各學段的學情,如: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達到相應的語文水平。新課標讓我的教學目的更加明確,也給我指明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我的課堂教學更加遊刃有餘、有的放矢。

三、樹立新的教師觀。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轉變,教師角色也隨着發生變化。新課標中指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如果教師的思想觀念不轉變,制定再完美的計劃也完成不了教學任務。教師要做學生的朋友,從教導者轉變爲傾聽者、服務者、組織者、引導者、陪伴者和參與者,想學生所想,解學生所難,這樣才能將學生與教師融爲一體,逐步把學生塑造成爲自主學習者。

四、創建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在“雙減”的政策下,老師要轉變以前的教學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在上課之前,必須做到“三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也就是說,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在教材的編寫意圖、重點難點上都要細心研讀課標,吃透教材;接着就是學生方面,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學生纔是問題的關鍵,我們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心理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來審視教材,去探索學生將會怎麼學,從而制定出屬於自己的教學計劃。最後,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纔是最好的。所以,要想上好一節有特色的語文課,不論是採用小組合作交流、問題教學、啓發式教學、多媒體直觀教學,還是獎勵機制、自主學習法,只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爲學生學習的樂園,課後多總結、多反思,久而久之,慢慢就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特色語文課堂。

五、與時俱進,成爲終身的學習者。

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日新月異的今天,作爲教師的我們,也要順應時代要求,走進新課程,學習新理念,實現課程目標,學習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以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去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得語文者得天下!語文學科是一門育人的學科,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能,還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作爲一線語文老師,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將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領悟其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和學生共同成長,讓自己的語文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再上一個新臺階。

篇八: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國家教育部召開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聞發佈會,隨着此次會議的召開,《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版)》正式發佈。這一次新課標發佈後,我迫不及待地下載打印,進行閱讀,如獲至寶。

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我也在思考該如何教學才能讓學生學有所獲,我也常常把《語文課程標準》拿出來翻看對照自己的教學,看看是否有不對或者不合理的地方,應該如何教學。閱讀完2022新課標後,我發現這次的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和變化有些大,對於其中有些內容的理解還不透徹。後來我參加了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的線上教研活動,也在線上聆聽了一些大師的解讀。這讓我耳目一新,也更新了我的一些教育理念。

在“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方面,本次新課標首次提出了“學習任務羣”這個概念。設計語文學習任要圍繞特定的學習主題,開展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活動。學習任務羣分成了三個層面,分別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羣,任務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3個任務分別是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拓展型學習任務羣,2個任務分別是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羣”這個新詞彙,讓我思考、研讀。讀完後發現雖然這是個新詞彙,但也似曾相識。我們的教材編排以及單元主題不就是這種形式嗎?作爲語文課程內容的呈現形式,這六大學習任務羣又不是簡單的並列關係,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整體推進的。最終是要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推動思維能力的發展,再使學生的綜合能力獲得提升並在實踐中運用。繼續往後研讀,讀完“教學建議”板塊,發現強調學習任務的目的,也是爲了促進教與學方式的改變,用任務驅動的式來組織學習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的經驗,發展語文素養,真正實現以學生學爲中心,促進學生自主建構學習的體驗。

溫儒敏教授說:“學習任務羣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我想在課堂上老師要多留給學生質疑的空間,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體驗,敢於放手讓學生質疑、解疑。在課外要引導學生如何進行自主預習,自主複習。還要不遺餘力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課外閱讀促進學生語文的積累,充分調動孩子的內驅力。我想我今後的教學也要有所改變,要在實踐中落實。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在以後的時日裏,我會繼續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對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反思自己,讓先進的教育理念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教學。

篇九: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適逢2022版新修訂課程標準被印發執行,利用課餘時間,我認真對本學科語文課標展開了研讀。近兩年對於部編版新教材的教學使用,新老教材的差異,對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的新要求,在實踐過程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這也是研讀學習新課程標準的一大動力。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學習收穫:

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新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明確教材與《課程標準》間的內在聯繫,具體的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此確立教學的重點,從而把學科教學落到實處。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學科,除了單純地傳授知識以外,還要弘揚人文精神。語文教學內容上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係。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以生爲本的教育觀,不僅要求教師扮演好教育教學活動“伴奏者”的角色,同樣要求教師從課程的執行者向研究者、建設者和開發者轉變。

其次,研讀分析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纔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才能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爲此,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教材選擇教法、分析學情,根據學生的特點,以教材爲載體,更好地爲學服務爲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動的特點,教師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進行動態處理。讓學生畫一畫、做一做、聽一聽、看一看、演一演、想一想等,積極參與,主動地獲得知識。

新課標倡導課堂教學應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對教師的職能定位提出了新的挑戰。陶行知說:“真教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爲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要求教師除了傳遞、訓導與教育,還需要激勵與幫助。以情感爲紐帶,除了填滿倉庫,更應該點燃火炬。重視課堂上學生的表達,參與感不僅可以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也有利於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從生活經驗出發,調動各種感官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享學習感受。調動課堂學習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關注情境教學,積極創設情境。低段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且容易分散。教學過程中不妨把學習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故事、口訣、兒歌聯繫起來,提高課堂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積極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從熟悉的事物入手,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

最後,關注“語用”訓練。“學生的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爲解決他們的實際需要服務。”例如寫作是中高學段的教學重點與難點。課標中提出“懂得寫作是爲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等,這些目標告訴了我們學以致用的道理。要靈活地運用教材,服務於學生的實際需要,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各類問題與需求。只有把握好本學段的教學目標,從客觀實際出發,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然後知不足。今天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在不斷的提出新課程、新理念的教育改革,而事實上教育的一些本質內容是沒有變化的,冷靜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考覈與目標也許很多,但終究要回歸教育的初衷,對自己的工作負起責任,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與發展,負起責任。我將繼續研讀教材、學習課標,不斷充實、豐富自己的教學技能,爲學生帶來更有價值的課堂教學。

篇十: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自從新課標頒佈後,幾個重要概念讓我印象深刻,也產生了一些思考。

一、育人價值概念

新課標提出了“立德樹人”,站位高了,視野開闊了,定位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語文課擔任了文化積澱、傳承的任務,語言是民族文化構成的主要部分或載體,文化的血脈、DNA都體現在語言方面,所以我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也是文化的銘記,是非常必要的。在育人價值方面,新課標還強調了三觀的養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這些都要在中小學階段打好基礎。

這次新課標還特別提到了“以文化人”,教師要關注到語文在育人方面有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實踐落實時應該做到四個字:潤物無聲。不能是穿鞋戴帽的形式主義,應當做到適度教化。

二、語文核心素養概念

舊課標只提了“語文素養”,包括聽、說、讀、寫的能力或者加上文學修養,沒有那麼明確的界定,而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核心素養”,更明確,界定更清晰。這一概念的提出,終結了長期以來“語文是什麼”“教什麼”“學什麼”“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哪個更根本”等爭論。

核心素養包括四方面,三層次。這樣分用心良苦。但語文學科獨有的、具有本質意義的東西是語言文字運用。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過程中,把其他幾方面帶動起來,融匯到一起,這樣來理解比較好。

這幾個層次中,我們要重點關注思維能力的發展,這是義教課標的亮點,也是以前語文教學的弱項。這次課標還講到了思維品質的提升,其實就是語言思維訓練過程中最基本的邏輯思維、直覺思維和形象思維。教學時要注意保護學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及對創新的追求,並以此來推動我們的教學。

新課標還提出了和審美創造、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等與審美相關的要求。個人的審美情趣和品味是以前比較少提及的,新課標給出了新提醒。在實踐中我們還要注重文化自信的培養。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堅持歷史唯物主義、辯證主義思想,要存精華去糟粕。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不是一項一項完成的,它們是一個整體,彼此不能分開。思維能力的提升、審美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要以語言的建構和運用爲基礎,這是我們不能忘記的意識。

三、學習任務羣概念

學習任務羣是比較難以理解、不知道怎麼去落實的概念。小學提出了六個任務羣。

首先要理清楚學習任務羣和課標之間的邏輯關係:課標內容分兩部分,一是課程目標,一是課程內容。程內容就是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就是學習內容,對老師來說就是教學內容。

現在所說的六大學習任務羣,其實就是六大學習內容,其實和前面版塊課程目標是相通、甚至重複的。寫出來是爲了分出來強調,但我們一線教學要做的是要糅合在一起,要有分有合。

學習任務羣首先是作爲一種清晰化、集中的表達方式來明確學習內容;其次是提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設定一個情境或典型任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加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教學的實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設想和現在通行的教學模式有很大的區別,強調的不是一課一課文本爲綱地講,也不求知識系統的完備,更不把訓練作爲純技巧的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是爲了改變這一切,讓教師作爲組織者,學生作爲主體,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帶着任務進行夥伴式的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

小學低年段主要是識字性的閱讀,思辨能力比較弱。怎麼做學習任務羣?可以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綜合性學習”,改變以前那種大量刷題的做法,加強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中高年級都是以單元爲主,實際上就是在落實學習任務羣了,只是落實的是任務羣中的某一方面。我們要積極理解它的好處,減少灌輸性學習,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解決讀書少的問題。具體來說,六個任務羣怎麼落實,要關注每個單元重點解決什麼問題,按照提示,強化情境,強化學習的自主性。

實踐中還要注意:羣文教學不能取替單篇教學,學習任務羣的提出是以單元爲單位進行教學,更有條理,也更重視學習的自主性,但我們不要理解爲就是組織活動,有些課還是需要老師多講、精講,先要學生讀懂、明白,然後才能開展活動。不要給老師規定講的比例,老師的講解要努力指向單元目標,要有針對性,啓發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四、整本書閱讀概念

現在學生面臨的問題是閱讀量不夠,沒有閱讀量,語文素養是上不去的。有閱讀量和閱讀面,點撥纔有效。小學是最好的讀書時間,應鼓勵開展整本書閱讀以逐步改善碎片化、平用化、網絡化的閱讀習慣,給學生磨磨性子。

小學裏有“快樂讀書吧”,也是一本一本給學生推薦,也屬於整本書閱讀。整本書閱讀在小學階段的實踐,按照現行教材的方法推進即可。平時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基本閱讀方法,激發他們愛上讀書的習慣,但不要在教材裏完全定死,要有相對自由的書單,提倡學生自己去自由閱讀。越是指定,規定動作太多,學生閱讀的興趣越低。整本書閱讀雖然是課標的一部分,但不要過分把整本書閱讀擴充化,不要搞過分多的活動,要想辦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有一定的自由度,想辦法讓學生有興趣,不要過分苛求。

這幾個重要概念,是在尊重教學的規律、教學的個性、老師的主動性,我想,也只有理解透徹了這幾個重要概念,纔可能真正讀懂新課標,纔可能真正做到守正創新。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zuoweizaiti/huati/1345334.html

  • 標籤: 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 山東2017高考作文解讀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2022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