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精選5篇)作文

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精選5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41W 次

篇一: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

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精選5篇)

通過這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使我再次明確了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對小學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新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放在首位,再一次說明了:學習需要興趣,學英語更需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纔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得先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其次,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不僅要做學生可敬的師長,更要做他們可親可近的朋友。因此,教師要主動建立情感溝通的正常渠道,深入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情緒變化,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最後,在課堂中,要最大可能地提高多媒體與各學科的整合能力。多媒體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對教學是一個巨大的促進,利用多媒體,可以使教學增加趣味,讓學生陶醉在優美的圖畫中,欣賞優美的音樂,享受真實美好的情境。這對學生不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使學生更加輕鬆地學到知識。

篇二: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

四月二十七日,我參加了《義務教育英語課堂標準》的線上解讀培訓,通過此次線上學習,全面瞭解到新課改對師生的學與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爲此,我們老師不能再穿新鞋走老路,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着力打造靈活、真實的有效課堂。以學生爲主體,注重合作與交流,在真實語境中全面培養學生的多向性思維,着力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我還認識到作爲一線教師,要想按新理念上好課,必須要緊跟新觀念,下苦功夫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及專業水平,才能適應英語新課程改革,達到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

篇三: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

摘要:本文在闡述課程內容構成要素的基礎上,通過比較2011年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選取上的變化,解讀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和教研建議,探討課程內容的整合和教研工作對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教研與師訓

文章要點概覽

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反映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結構觀。新版義教課標確定了以培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的核心素養目標。目標確定之後,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織、課堂教學的實施以及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就成爲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依託和保障。

英語課程內容主要規定學生在英語課程中需要學習的、與課程價值觀和課程目標相一致的相關知識、技能、方法,以及知識所承載的內涵和價值觀。

新修訂的義教課標在內容的選擇上發生了本質變化,突出體現了全新的育人價值觀和整合的內容結構觀。

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等要素構成。圍繞這些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的持續發展。

六個要素構成一個緊密關聯的結構,服務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目標。內容結構中不僅包含語言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能夠促進學生心智、情感、終身學習以及態度和價值觀發展所必須依託的學習主題和多模態的語篇內容。

新版義教課標的內容結構不僅包含作爲學習對象的六個內容要素,還包含了學習對象的組織和學習方式,相較於2017年版高中課標的內容結構,增加了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這三類互動關聯的活動。

語言學習不再僅僅圍繞語言這一符號體系展開,而要同步關注語言背後所承載的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主題和跨文化知識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態度和價值觀。

新版義教課標在內容的選取和要求方面必須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要選擇有利於該年齡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課程內容,凝練該學段對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最具價值的知識,凸顯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和適宜性。

分級課程體系以小學3年級爲起點到初中9年級設計了三個基礎級別,即一級、二級和三級。34年級結束後達到一級要求,56年結束後達到二級要求,79年級結束後達到三級要求。爲了兼顧不同地區小學英語起點不同,內容要求爲小學12年級設置了預備級,同時還設置了三個“級別+”,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要求。

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按照三個基本級別提出具體要求,對各“級別+”的內容用“+”標識。可以看出,新版義教課標的分級體系對2011年版義教課標進行了優化,修訂後的分級體系適切性和靈活性都更強。

主題包含三個層級,即主題範疇、主題羣和子主題。

由於主題範疇和子主題的確定是教材選材和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主題的選取必須要有利於循序漸進地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語言發展、身心健康成長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整體來看,主題分佈與選擇充分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所選內容從生活到社會再到自然,逐步豐富和深化,體現了學生在語言、認知和情感方面的進階發展需要。

語篇承載主題和內容。以語篇爲載體實施語言教學,爲破解長期以來英語課程中以詞彙和語法知識爲主的碎片化低效教學問題提供了方案。

語言知識的內容(如:語音、詞彙、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也同樣是按照三個級別提出要求的,充分考慮了各個級別學生年齡特點、認知層次和語言發展的規律。

語音和語義密不可分,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其社會交際功能。

詞彙指語言中所有單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彙學習不只是記憶單詞的音、形、義,還要學習一定的構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活動,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和觀點。

英語語法知識包括詞法知識和句法知識。在語言使用中,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與語音、詞彙、語篇和語用知識緊密相連,直接影響語言理解與表達的準確性和得體性。

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新的知識要求。

學生只有學習和掌握了語篇知識,才能更有效地運用語篇知識開展閱讀理解,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

語用知識是使交流和表達得體有效的前提。

文化知識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類知識。

學生學習文化知識不限於瞭解和記憶具體的知識點,更是爲了開闊國際視野,增強家國情懷,奠定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更重要目是爲了發現、判斷文化知識背後的態度和價值觀。

新版義教課標關於語言技能內容要求按照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分別呈現。而且在原來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補充了“看”的技能。聽、讀、看是理解性技能,說、寫是表達性技能。

學習策略的有效運用是學生髮展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學習策略按照三個級別,從四個維度,即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到情感策略規定內容要求的。

新版義教課標非常重視小初銜接的問題。三級(初中)的教學提示的第一條就專門針對如何解決好小初銜接的問題給出了建議。新版義教課標強調教師要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要認識到銜接不僅要關注語言知識層面的銜接,還要關注學生在能力、習慣、方法等各方面的銜接。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有效實施英語課程的關鍵,新版義教課標在課程實施部分專門增設了對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指導建議,着力引導教師準確、深刻領會課程理念、目標和要求,並轉化爲切實有效的教學實踐,引導教研和教師攜手從“課改”走向“改課”(劉月霞,2021),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全面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以下爲正文

課程內容是課程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反映課程的價值取向和結構觀。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版義教課標”)確定了以培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的核心素養目標。目標確定之後,課程內容的選取和組織、課堂教學的實施以及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就成爲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依託和保障。

下面我將針對新版義教課標中課程內容的選取、教研和師訓等建議的要點進行解讀,希望對廣大教師學習新課標、實踐新理念提供啓示和幫助。

英語課程內容主要規定學生在英語課程中需要學習的、與課程價值觀和課程目標相一致的相關知識、技能、方法,以及知識所承載的內涵和價值觀。內容的選取既要考慮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要求,也要尊重兒童心理髮展的內在需求,要從兒童的經驗出發,選擇適合學生心理和認知特徵的、對學生髮展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內容,實現學科邏輯與兒童心理邏輯的統一(張華,2000)。

新版義教課標的課程內容由哪些要素構成?體現了什麼樣的價值觀和結構觀?

與《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簡稱“2011年版義教課標”)相比,新修訂的義教課標(教育部,2022)在內容的選擇上發生了本質變化,突出體現了全新的育人價值觀和整合的內容結構觀。

不難看出,所選取的六個要素構成一個緊密關聯的結構,服務於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目標。內容結構中不僅包含語言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能夠促進學生心智、情感、終身學習以及態度和價值觀發展所必須依託的學習主題和多模態的語篇內容。

此外,還有語篇所承載的文化知識和提升學習效率所需要的學習策略。結構圖的外圈是組織和學習這些內容的方式,即圍繞課程內容六要素,其學習方式是要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活動進行組織。

施良方(1996)指出,課程內容不僅包括學生需要學習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或觀念,也包括學科知識的組織和學習方式,即這些事實、原理和問題等是如何組織並實現學習的。鍾啓泉(2007)也指出,課程內容是根據課程目標,有目的地從人類的經驗體系中選擇出來的一系列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並按照一定的邏輯序列組織編排而成的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同樣,王本陸(2017)也指出,課程內容是指各門學科中特定的事實、觀點、原理和問題以及處理它們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識技能技巧、思想觀點信念和言語行爲習慣的總和。

由此可見,課程內容的構成不僅包括基本事實、學科相關知識和方法等具體內容,還包括這些事實和原理是如何組織並實施的。在活動中,學生是學習主體,只有經過學習者個人的主動選擇,並以學習者的個人知識和個人經驗爲核心進行整合和認同,再轉化爲個人的認知、形成新的情感和價值觀,學習纔有意義。可見,課程內容要素與其相應的教學組織方式具有內在的統一性,成爲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

據此,語言學習不再僅僅圍繞語言這一符號體系展開,而要同步關注語言背後所承載的與立德樹人直接相關的主題和跨文化知識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態度和價值觀。將語言學習的目的明確地定位於能在特定情境中理解和表達意義、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發展思維品質,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傳播中華優秀文化,體現文化自信,發展終身學習必備的學習能力,改變長期存在的爲了語言而學習語言、爲了應試而學習語言的實踐誤區。

與2011年版義教課標相比,新版義教課標中課程內容的最大變化是什麼?對六要素各自的功能和關係如何理解?

不難發現,這五個要素之間貌合神離,缺乏有機關聯,特別是缺少能夠統領和整合各要素的核心知識。這也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難以整合課程內容,導致教學內容碎片化和學生學習動機不強、效率不高的原因。

其最大的變化是六個要素緊密關聯,不再是一盤散沙。主題位於圖的頂部,具有統領各要素的作用;語篇位於圖的底部,作爲載體發揮整合各要素的作用;主題和語篇上下呼應,統領和承載中間和左右位置的四項內容要素。在這四項內容要素中,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構成課程的核心知識要素,包含學生需要學習的語言和文化知識。將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呈現在太極圖中,表明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含、相互轉化、不可分割的關係。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構成課程的技能和方法類知識,具有動態特徵,發揮盤活和促進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學習和習得的作用,同時發揮促進學習者對語篇類型和語篇結構特徵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加深學習者對主題和對語篇背後文化內涵及其所傳遞的價值取向的認識,提高價值判斷力的作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也是提高學習者理解和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

新版義教課標對六個要素各自的功能闡述如下:

主題具有聯結和統領其他內容要素的作用,爲語言學習和課程育人提供語境範疇;

語篇承載表達主題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爲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文體素材;

語言知識爲語篇的構成和意義的表達提供語言要素;

文化知識爲學生奠定人文底蘊、培養科學精神、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提供內容資源;

語言技能爲學生獲取信息、建構知識、表達思想、交流情感提供途徑;

學習策略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習效果提供具體方式方法。

有意義的語言學習必然是以主題爲引領、以語篇爲依託、以意義探究爲目的展開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獲取和加工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取向,在提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過程中,加深對語篇結構和主題意義深層理解,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達到提高語言能力、理解文化意涵、提升思維品質、形成正確價值觀的目的。課程內容六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構成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內容基礎。

主題和語篇在新版義教課標內容結構圖上的位置調整體現了我們對六要素關係的重新認識。在2017年版高中課標內容結構圖中,主題和語篇起到的是語境烘托的作用,置於四個要素之底部,承載其他四個要素,但沒有與其他四個要素建立互動關聯,特別是沒有與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建立關聯。

而處於核心和左右位置的四個要素之間表現出密切的互動關係,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嵌入太極圖中,同時二者也與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形成了動態的互動關係,即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發揮盤活和促進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在互動中發展的作用,還有推動主題意義探究不斷深化、促進對語篇類型及其結構特徵的理解不斷深入的作用。

在新版義教課標內容結構圖中,主題和語篇不再作爲背景襯托其他內容要素,而是與其他四個要素有機融爲一體。主題和語篇不僅承載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還與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形成了緊密的互動互促的關係。主題和語篇一方面發揮統領和整合的作用,另一方面與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形成了互動關係。也就是說,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不僅具有盤活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作用,還有推動主題意義探究不斷深化、促進對語篇類型及其結構特徵的理解不斷深入的作用。

另外,新版義教課標的內容結構不僅包含作爲學習對象的六個內容要素,還包含了學習對象的組織和學習方式,相較於2017年版高中課標的內容結構,增加了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這三類互動關聯的活動。其理念是英語課程的學習要通過精心設計,體現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的學習活動與內容六要素的有機互動和融合,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具體而言,學生圍繞主題,通過學習理解類活動,獲取和梳理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建立知識間的關聯,形成結構;通過應用實踐類活動,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逐步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同時加深對所學語言形式和文化意義的理解,促進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通過遷移創新類活動,嘗試在新的情境、新的任務中運用所學所知,解決真實生活中的真問題,達到學用結合、會學會用的目的,促進核心素養的逐步形成和有效提升。這一變化強調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關聯互動是持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

新版義教課標的課程內容具體包含什麼要求?

新版義教課標在具體課程內容的選取上是如何體現義務教育課程特點和學生學習需求的?

新版義教課標與2017年版高中課標在課程內容要素名稱的選取和價值導向上保持了一致,都強調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要凸顯主題的引領作用,發揮好語篇的載體功能,要引導學生整合性地學習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發展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使學生不斷加深對主題的理解和對語篇類型及結構的把握。

但是,義務教育的課程內容與高中明顯不同。義務教育覆蓋從小學3年級到初中9年級三個學段(即34年級、56年級、79年級),學生的年齡段和認知水平與高中學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新版義教課標在內容的選取和要求方面必須體現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特點,要選擇有利於該年齡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課程內容,凝練該學段對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最具價值的知識,凸顯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通用性和適宜性。

爲了更清楚地展示課程內容選取的義務教育特徵,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義務教育的課程設計。義務教育課程設計的總體思路是:以先進的課程理念爲指導,立足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英語學習的發展現狀,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起點、學習時限和學習條件的不同,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心理和認知特點以及語言能力發展水平進階的需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差異,建立一個適合我國現階段九年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特點和需要的分級課程體系,確保課程的適切性。

分級體系以小學3年級爲起點到初中9年級設計了三個基礎級別,即一級、二級和三級。34年級結束後達到一級要求,56年結束後達到二級要求,79年級結束後達到三級要求。爲了兼顧不同地區小學英語起點不同,內容要求爲小學12年級設置了預備級,同時還設置了三個“級別+”,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要求,也就是爲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選擇。

具體的內容要求均以分級的方式呈現,課程內容中未對預備級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但在教學提示中爲這個級別提出了相應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要求參考。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按照三個基本級別提出具體要求,對各“級別+”的內容用“+”標識。可以看出,新版義教課標的分級體系對2011年版義教課標進行了優化,修訂後的分級體系適切性和靈活性都更強。

1

主題

先以主題爲例,分析義務教育課程內容選取的特點。主題包含三個層級,即主題範疇、主題羣和子主題。主題範疇(高中稱之爲主題語境)和主題羣基本沿用了高中的概念,是爲學生提供學習的主題範疇或範圍的。義務教育與高中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子主題的選取上。由於主題範疇和子主題的確定是教材選材和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主題的選取必須要有利於循序漸進地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語言發展、身心健康成長和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

主題範疇、主題羣和子主題應具有鮮明的育人導向和明確的育人價值,要能夠引導和幫助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引導學生學會認識自我、認識他人、認識社會和認識世界,學會與人相處、與自然相處、保護環境、保護自己;還要有利於他們開闊國際視野,瞭解世界文化,瞭解科技發展,學習科學精神,遵守道德規範,增強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發展核心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在人與自我的範疇中,小學一級和二級的子主題都與學生的日常起居、學校生活、學習習慣、自我管理、飲食健康、健康心理和行爲、情緒表達與管理、初步的理財意識、勞動習慣等緊密相連,體現對學生做人與做事能力的培養。三級的子主題凸顯了初中階段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特點,增加了珍愛生命、抗挫能力、學習方法和策略運用,還增加了自我認識和自我提升、職業啓蒙和職業精神、勞動品質和勞動精神、金融、消費與信用維護,最後是勤於動手、樂於實踐、敢於創新。這些子主題的選擇有利於更好地引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幫助他們成爲更好的自己。

此外,人與社會主題中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認識他人、認識社會和認識世界,包括學習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及其事蹟;學習中外名勝古蹟的相關知識和遊覽體驗;瞭解世界主要國家的傳統節日,豐富文化體驗;瞭解家鄉和社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對未來的暢想;豐富人文藝術領域的知識,如中外影視、戲劇、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藝術形式中的文化價值,學習優秀的藝術家及其藝術成就等,同時還關注科學發展。這些主題的選擇爲學生弘揚祖國優秀傳統文化、建立文化自信、體驗異國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範圍。

一級的子主題從學習和了解天氣與日常生活入手,關注季節特徵與變化、季節與生活的關係、身邊的自然現象與生態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動物的特徵與生活環境等。

二級過渡到學習中國主要城市及家鄉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世界主要國家的名稱、地理位置與自然景觀;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綠色生活的理念和行爲;還包括要熱愛並善待生命、瞭解自然災害、如何確保人身安全、具備災害防範基本常識等。強調要體驗和熱愛大自然、愛護動物、建立綠色生活理念、保護環境和建立安全防範意識等。

三級的子主題引導學生學習更多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位置,不同地區的生態特徵與自然景觀;學會熱愛與敬畏自然,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分析環境污染及原因,形成環保意識和行爲;具有防範自然災害的意識和措施,確保人身安全與自我保護;最後,還涉及地球與宇宙探祕,航天事業發展等。

整體來看,主題分佈與選擇充分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所選內容從生活到社會再到自然,逐步豐富和深化,體現了學生在語言、認知和情感方面的進階發展需要。學生經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圍繞這些主題,能夠發展語言能力,奠定人文底蘊,增強跨文化意識,發展跨文化交際能力,爲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奠定基礎。

2

語篇

六要素中的第二個要素是語篇。語篇承載主題和內容。以語篇爲載體實施語言教學,爲破解長期以來英語課程中以詞彙和語法知識爲主的碎片化低效教學問題提供了方案。語篇是表達意義的語言單位,是人們運用語言的常見形式。生活中包含多種模態的語篇類型,學生只有基於語篇進行學習,才能真正發展運用語言進行理解和表達的能力。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語篇類型與高中相比有明顯的區別,特別是在一級和二級的要求上,新版義教課標儘量做到反映義教階段少年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義教階段少年兒童的學習的特點。

不難看出,一級和二級所涉及的語篇類型更符合小學生學習的語篇特點,多爲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中熟悉的形式。如一級中包含了歌謠、歌曲、韻文,日常簡短對話、獨白,配圖故事、敘事性日記等,人物介紹、物品介紹、地點介紹等以及日常生活常見和常用的書信、通知和生日及新年賀卡等,此外也包含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的提示牌、告示牌、菜單、購物單、簡單圖表、圖片等。隨着年級的增加,小學56年級的學生和初中生所學習的語篇類型更豐富,也更貼近他們的實際生活和未來發展的需要。

3

語言知識

課程內容中有關語言知識的內容(如:語音、詞彙、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也同樣是按照三個級別提出要求的,充分考慮了各個級別學生年齡特點、認知層次和語言發展的規律。

關於語音知識的要求,新版義教課標強調語音和語義密不可分,語言依靠語音實現其社會交際功能。

一級的重點是要讓學生感知簡單的拼讀規則,嘗試藉助拼讀規則拼讀單詞;同時感知並模仿說英語,體會單詞的重音和句子的升調與降調。

二級的要求是學生要能借助拼讀規則拼讀單詞;使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學過的對話和短文;藉助句子中單詞的重讀表達自己的態度與情感;還能感知並模仿說英語,體會意羣、語調與節奏;同時要求學生在口頭表達過程中做到語音基本正確,語調自然、流暢。

三級要求初中學生要了解語音在語言學習中的意義和在語境中的表意功能;辨識口語表達中的意羣,並在口頭交流中按照意羣表達;能根據重音、意羣、語調與節奏等語音特徵的變化,感知和理解說話人表達的意義、意圖和態度;還能借助重音、意羣、語調、節奏等方面的變化,表達不同的意義、意圖和態度;同時,初中生不僅要能夠根據讀音規則拼讀單詞,還要學習音標,要能夠根據音標拼讀單詞;並能夠在查詞典時,運用音標知識學習單詞的發音。

關於詞彙知識的要求,新版義教課標強調,詞彙指語言中所有單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詞彙學習不只是記憶單詞的音、形、義,還要學習一定的構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在語篇中通過聽、說、讀、看、寫等活動,理解和表達與各種主題相關的信息和觀點。具體要求有:

一級階段,學生要知道單詞由字母構成;要能夠藉助圖片、實物理解詞彙的意思;還要能根據視覺或聽覺提示,如圖片、動作、動畫、聲音等,說出單詞和短語;要能夠根據單詞的音、形、義學習詞彙,體會詞彙在語境中所表達的意思。

二級階段,學生要能在語境中理解詞彙的含義,在運用中逐步積累詞彙;能在特定語境中,運用詞彙描述事物、行爲、過程和特徵,表達與主題相關的主要信息和觀點;關於詞彙量的要求是,要能初步運用500個左右的單詞(見新版義教課標附錄3),就規定的主題進行交流與表達,另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接觸並學習三級詞彙和相關主題範圍內100300個詞彙以及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在三級詞彙學習的要求中,學生要了解英語詞彙包括單詞、短語、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能理解和領悟詞彙的基本含義以及在特定語境和語篇中的意義、詞性和功能;通過識別詞根、詞綴理解生詞,辨識單詞中的前綴、後綴及其意義;要能在特定語境中,根據不同主題,運用詞彙給事物命名,描述事物、行爲、過程和特徵,說明概念,表達與主題相關的主要信息和觀點。新版義教課標關於詞彙量的要求是,學生要能夠圍繞相關主題學習並使用約1600個單詞進行交流與表達(見新版義教課標附錄3),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接觸並學習相關主題範圍內100300個單詞以及一定數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

關於語法知識,新版義教課標指出,英語語法知識包括詞法知識和句法知識。詞法關注詞的形態變化,如名詞的數、格,動詞的時、態(體)等;句法關注句子結構,如句子的種類、成分、語序等。詞法和句法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同時,新版義教課標特別強調指出,在語言使用中,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與語音、詞彙、語篇和語用知識緊密相連,直接影響語言理解與表達的準確性和得體性。

從表4可以看出,新版義教課標對小學34年級(一級水平)學生在語法知識的要求上,更關注學習的方式,即要通過感知、理解和運用三種形式進行。也就是說,對小學34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不應給他們講解語法知識或要求他們死記硬背語法規則。從學習內容來看,小學34年級的學生(一級水平)要在語境中理解一般現在時和現在進行時的形式、意義和用法;同時圍繞相關主題,在語境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描述人和物,進行簡單交流。

對於小學56年級(二級水平)的學生,新版義教課標要求他們要學習常用簡單句的基本結構和表意功能,強調要在語篇中理解和學習。同時,新版義教課標還要求學生學習一般過去時和一般將來時的語法形式、表意功能和具體的用法,強調了對語法知識的學習要在語境中進行。此外,新版義教課標還對學生運用語法知識做事情提出了具體要求,如描述、比較人和物,描述具體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描述時間、地點及方位等。

顯然,要做到這些,學生必然要學習和運用有關比較級的語法知識,要學習和運用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等的用法;同時還要學習過去時的語法知識,學習介詞短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等。新版義教課標對於語法知識學習的要求凸顯出學習語法的目的不是單純爲了語法而語法,而是爲了提高理解和表達的能力,體現對學習語法知識的表意功能的重視。

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三級水平)而言,隨着年級的增長,新版義教課標對語法知識學習的要求也更多一些。但是有關學習語法知識的理念沒有變。三級語法知識內容要求的第一條就突出強調了要讓學生初步意識到語言使用中的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明確學習語法的目的是在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理解和表達意義;第二到第四條對語法的學習內容和運用語法知識的能力表現提出了要求。例如,要了解句子的結構特徵,如句子種類、成分、語序及主謂一致。

新版義教課標對初中生的語法知識學習補充了一定的理性要求,爲學生舉一反三,更準確地理解、特別是表達奠定基礎,也是學生構建一定的語言意識的必備知識。對於語法知識的學習,新版義教課標要求讓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篇中理解意義,並在理解的過程中,體會所學語法的形式和表意功能;最後要求學生要能夠在語境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描述、敘述和說明等。

語言知識部分除了已經呈現的語音、詞彙和語法知識外,還有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這兩項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新的知識要求。

這裏的語篇知識與六要素中的“語篇”要素不同。六要素中的語篇是指語篇的種類,而語篇知識屬於語言知識的範疇,具體指不同類型語篇的信息組織方式,如結構特徵、語言特點和銜接手段等。

學生要學習語篇知識是因爲在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中,語篇是主要的學習載體,基於語篇理解意義,基於語篇進行有效交流成爲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表徵形式。因此,學生只有學習和掌握了語篇知識,才能更有效地運用語篇知識開展閱讀理解,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表達。

關於什麼是語用知識,新版義教課標給出了明確的界定。語用知識指在特定語境中準確理解他人和得體表達自己的知識。那麼語用知識具體包括什麼內容呢?主要包括對交際目的、交際場合的正式程度、參與人的身份和角色等的瞭解,並能夠據此選擇正式或非正式、直接或委婉、口語或書面語等語言形式,恰當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

由此可見,語用知識是使交流和表達得體有效的前提。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僅僅能夠正確使用語法和詞彙知識是無法保證其語言使用的有效性的,因爲正確、得體、有效的表達取決於使用者能否根據交流的場合、目的、對象等,選擇得體的語言形式、詞彙和交際策略開展交流。因此,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創設好語言使用的情境,明確交流情境中的人物關係,由此才能確保交流者所選擇的語法形式和具體詞彙是正確並得體的。

在課程內容六要素中,我們比較詳細地解讀了其中的三項內容,另外三項內容,即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的分級內容要求,因篇幅有限,這裏只作簡單介紹,具體要求請老師們通過閱讀新版義教課標進一步瞭解和學習。

六要素中的第四項是文化知識。新版義教課標指出,文化知識主要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大類知識。前者指如飲食、服飾、建築、交通,以及相關發明與創造等方面的知識;後者指如哲學、科學、歷史、語言、文學、藝術、教育,以及價值觀、道德修養、審美情趣、勞動意識、社會規約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學習文化知識不限於瞭解和記憶具體的知識點,更是爲了開闊國際視野,增強家國情懷,奠定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更重要的是爲了發現、判斷文化知識背後的態度和價值觀。

需要強調的是,教師應當認識到,文化知識的獲得過程是一個逐步由外向內的轉化過程,是知識作爲“精神種子”發育成爲個體的思想、智慧和美德的過程(郭元祥、吳宏,2018)。學生通過學習新知識,對原有知識進行重構或豐富,發展自身的思想內涵,辨別是非真僞,汲取文化精華,涵養內在精神,發展核心素養。

第五項內容是語言技能。新版義教課標與2011年版義教課標不同,關於語言技能內容要求的呈現,沒有按照聽、說、讀、寫分開呈現,而是按照理解性技能和表達性技能分別呈現的。而且在原來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補充了“看”的技能。聽、讀、看是理解性技能,說、寫是表達性技能。語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態語篇中的圖形、表格、動畫、符號,以及視頻等理解意義的技能。課標指出,理解多模態語篇除了需要使用傳統的閱讀技能之外,還需要觀察圖表中的信息,理解符號和動畫的意義。

第六項內容是學習策略。學習策略的有效運用是學生髮展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新版義教課標與2011年版義教課標有所不同,學習策略是按照三個級別,從四個維度,即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交際策略到情感策略規定內容要求的。將元認知策略置於首位是因爲任何策略的有效運用都離不開元認知策略的作用。元認知策略有助於學生計劃、監控、評價、反思和調整學習過程,提升自主學習能力;認知策略有助於學生採用適宜的學習方式、方法和技術加工語言信息,提高學習效率;交際策略有助於學生髮起、維持交際,提高交際效果;情感管理策略有助於學生調控學習情緒,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的一個特點就是既要“承上”(初高銜接)也要“啓下”(小初銜接)。新版義教課標是否對課程內容的銜接給出了建議?

有的。新版義教課標的課程內容章節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對課程內容六要素及其子項目分三個級別提出具體要求;第二部分是針對三個級別學生的年齡、認知和語言發展規律給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提示,旨在幫助各個級別的教師解決好在不同級別的教學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或者糾正長期存在的一些教學誤區。此外,三個級別中的教學提示還針對預備級教學的特點,設置了以聽做、說唱、玩演、視聽爲主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要求。

新版義教課標非常重視小初銜接的問題。三級(初中)的教學提示的第一條就專門針對如何解決好小初銜接的問題給出了建議。新版義教課標強調教師要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要認識到銜接不僅要關注語言知識層面的銜接,還要關注學生在能力、習慣、方法等各方面的銜接。教學提示建議教師針對當地小學生的語言水平實際達成情況開展調研,通過問卷、訪談、測評等方式獲取相關數據,分析並總結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體學習特徵,並據此明確初中各年級學生語言水平發展的側重點和達成度,做好教學規劃,結合學情指導學習。

此外,教學提示還建議教師要注意培養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目標意識並做好遠、中、近期的學習規劃,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主性,提升學生的自律意識和情緒管理能力,引導學生主動適應初中學習的特點和學習節奏。爲了幫助教師有效地指導學生學會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教學提示還建議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分階段爲學生示範不同策略的使用方法,並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模仿使用和組合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如查詞典、記筆記、按規則拼讀單詞、梳理結構化知識、預習、複習等。

教學提示還指出,教師要堅持引導學生通過課內外的語言實踐、寫學習日誌、建立學習檔案等方式,在完成學習活動後適時總結學習的得失,反思學習的效果,改進、優化並持續推進自己的學習,使學生逐步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此外,針對初中79年級(三級水平)如何教語音、詞彙、語法、語篇知識和語用知識等,新版義教課標給出了具體且可操作的教學提示。

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關鍵在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成效,關鍵在教師。本次義教課標修訂在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和教研質量方面給出了哪些有意義和有價值的建議?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有效實施英語課程的關鍵,新版義教課標在課程實施部分專門增設了對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指導建議,着力引導教師準確、深刻領會課程理念、目標和要求,並轉化爲切實有效的教學實踐,引導教研和教師攜手從“課改”走向“改課”(劉月霞,2021),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全面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針對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新版義教課標提出了七條建議。這七條建議分別聚焦學校教研活動的組織、理念更新與課標學習、分析教材和學情以實施精準教學、開展聚焦真問題的小課題研究、教師反思與專業發展、深耕課堂實施教學改進和創新教研與師訓方式等問題,明確了教研內容,確定了師訓方式和途徑,爲教研和教師培訓工作的有效實施和質量提升指明瞭方向,指向可持續的教師發展和教研機制的建立以及培訓系統的搭建,構建了一個確保課程目標和任務要求有效落地的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平臺。

1

凝聚智慧,

建立教師學習和研究共同體

這條建議要求學校要積極營造“全員參與、守正創新”的良好氛圍,爲教研組開展教學研究創造便利條件,提供有力支持,包括從時間、人員、內容、形式等方面統籌規劃和實施校本教研,凝聚全組教師的教育智慧,構建實踐導向的學習和研究共同體,合力應對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同時,建議學校要鼓勵和創設團隊學習的氛圍,引導教師在讀書、學習、思考和研討過程中,通過對話促進交流,取長補短。建議還要求學校要以立德樹人爲目標,聚焦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進,明確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突破教學難點,以達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目的。

2

更新理念,

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精髓

建議指出,課程標準是實施課程的綱領性文件,是開展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因此,教研和培訓活動要特別重視引導教師深入研讀課程理念,全面認識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和育人途徑,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精髓,定位好課堂教學的功能。建議還指出,教師要將課程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中,改變傳統的以孤立記憶和操練語言點爲主的知識導向教學,從淺表性、碎片化和應試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探索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指向素養培養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

3

研讀教材,

開展基於學情的精準教學

教材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建議強調,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讓教師充分認識到教材對於落實英語課程育人目標的重要作用,引導教師充分研讀教材,熟知教材的設計理念、主題範圍、語境創設、內容選擇、活動設計和資源配置等。同時,還要注意引導教師研讀和梳理整套教材的編排特點,特別是各冊之間、各單元之間,以及單元內各課之間的邏輯關聯和進階特點,爲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奠定基礎。

除了做好教材分析,教師還要做好學情分析,要基於學生已有基礎和學習需求,根據他們不同的學習風格、生活經歷、能力層次和語言水平,選擇和組織教材內容,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實施和評價教與學的活動,確保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

建議還提醒教研和教師培訓部門要注意引導教師在全面、準確、透徹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情,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重組或取捨,實施精準教學,確保學生學習機會的最大化和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4

聚焦課例,

開展反映真問題的小課題研究

教師要成爲教學的研究者,要在實踐中改進,在改進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效。因爲真實的課堂教學情境中有很多難以預測到的問題會影響學習的發生和學習效果。因此,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鼓勵教師在教學中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表現,善於抓住關鍵問題,把所發現的問題作爲研究的小課題,依託理論指導,開展基於課堂真問題的小課題研究。通過基於證據的教學實驗和研究,解決問題,突破瓶頸,創新發展,提升自身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能力。建議還對學科教研組如何組織和開展教研活動給出了具體建議。

5

堅持反思,

促進自身專業可持續發展

建議指出,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成功實施課程的關鍵保障,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知識、方法、信念和態度,除了通過外部培訓和培養形成,還需要通過在實踐中的持續反思逐步形成。

例如,教師可以就以下問題進行反思:

我的教學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爲什麼?該如何作出調整?

我今天教給學生了一些什麼內容?

學生是否學會了我教的內容?我怎麼知道他們是否學會了?

我教的這些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學生的學習表現是否超出了我的要求,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教學中出現了什麼預料之外的事情?爲什麼?

學生爲什麼不主動回答問題?

學生爲什麼在表達中沒有運用到本節課新學的語言和知識內容?

不斷的反思可以促使教師思考問題產生的原因,爲解決問題、實施教學改進提供依據。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建議指出,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引導教師從自身所處的特定情境出發,基於具體問題,不斷對自己、對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事件進行深入的反思,善於從實踐中發現意義與價值,吸取教益,實現改進。教師只有在持續的反思中才能付諸行動並作出改變,在改變中繼續學習和反思,實現自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6

深入課堂,紮根實踐,改進教學

這一條是專門爲教研員提出的工作建議。很多教師面對新的改革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也面臨不小的挑戰和壓力。建議指出,教研員要成爲教師的指導者和合作夥伴。面對改革的新要求,特別是單元整體教學的設計理念,依靠一位老師單槍匹馬完成是有較大困難的。教研員要帶領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深刻理解其內容精髓,研究和思考覈心素養目標如何落地課堂的問題、課程內容六要素如何整合的問題、如何設計和組織基於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的問題,以及如何在課堂層面實施“教—學—評”一體化的問題等。這些問題都是教師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教研員要組織好教研團隊,定期深入基層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深入一線,與教師一起共同設計單元教學,共同實踐,基於教學現場,與教師開展磨課和試課,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共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帶頭與團隊一同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改革中,要給予教師最大的支持、理解、幫助和指導,帶領教師逐步將課程理念轉化爲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

7

拓寬渠道,

創新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機制,

提升教師課程育人能力

這條建議主要是針對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機制創新提出的。建議指出,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是推動教師轉變觀念、引導教師實踐課程理念、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教研和培訓要努力推動教師參與到指向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教學和評價研究中,要鼓勵教師分享、切磋、交流,不斷創新實踐,鼓勵教師在反思中提升教學實踐能力。此外,要組織開展豐富的、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主題教研、課例展示、項目研究等,以滿足教師的不同學習和發展需求。同時,建議還要求,圍繞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工作,教研部門和師訓部門都要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模式的改革,要努力讓教研活動成爲聯結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的橋樑,促進教師將課程理念轉化爲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爲,最終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結語

新版義教課標秉承立德樹人的先進理念,確立了培養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更新並整合了指向核心素養的課程內容,確定了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英語教學途徑,建構了以評促教和以評促學的評價機制,不僅代表了新時期英語課程改革的大方向,也明確了新時期的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要求,對具體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資源開發、教材編寫和教師培訓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可操作的建議。相信新版義教課標一定可以成爲教師的良師益友,伴隨廣大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的不斷進步而體現出其寶貴的價值。

篇四: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

教師是確保英語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要素。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有效實施英語課程的關鍵。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要着力引導教師準確、深刻領會課程理念、目標和要求,並轉化爲切實有效的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全面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1、凝聚智慧,建立教師學習和研究共同體

教師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保障。學校要積極營造“全員參與、守正創新”的良好氛圍,爲教研組開展教學研究創造便利條件,提供有力支持。學校應從時間、人員、內容、形式等方面統籌規劃和實施校本教研,凝聚全組教師的教育智慧,構建實踐導向的學習和研究共同體,合力應對課程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所帶來的挑戰。創設民主、開放和具有建設性的團隊氛圍,引導教師在讀書、學習、思考和研討過程中,通過傾聽與對話、分享與碰撞,激發研究熱情,相互取長補短,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課程,聚焦課堂,分析學生,研讀教材,落實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突破教學難點,以達到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與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目的。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建立不同區域間和不同學校間教師學習、研究的共同體,幫助教師增進學術交流,拓寬專業視野,提高教學水平。

2、更新理念,把握課程標準的內容精髓

課程標準是實施課程的綱領性文件,是開展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教研和培訓活動應注重引導教師深入研讀課程理念,全面認識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和育人途徑,把握其內容精髓,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從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層面重新審視和定位課堂教學的功能,將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中。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引導教師改變傳統的以孤立記憶和操練語言點爲主的知識導向教學,從淺表性、碎片化和應試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轉向素養導向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教師要探索和形成以學生髮展爲中心的教學方式,從傳授知識轉向培養能力,從講解道理轉向引導發現,從呈現結果轉向共築過程。圍繞學生不同階段核心素養的發展目標重構課程內容,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設計並組織學習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真實、複雜的情境中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走出教材,超越學科,迴歸生活,實現課程育人方式的改變。

3、研讀教材,開展基於學情的精準教學

教材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注重引導教師在正確解讀課程標準理念和要求的基礎上,充分研讀教材,整合性和創造性地用好教材。教師要通讀教材,熟知教材的設計理念、主題範圍、語境創設、內容選擇、活動設計和資源配置等,充分認識到教材對於落實英語課程育人目標的重要作用。教師要研讀和梳理整套教材的編排特點,特別是各冊之間、各單元之間,以及單元內各課之間的邏輯關聯和進階特點,爲指導和組織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課程內容奠定基礎。教師還要基於學生已有基礎和學習需求,挖掘每個語篇有價值的學習內容,把促進學生學習的真正發生作爲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生活經歷、能力層次和語言水平,選擇和組織教材內容,合理制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實施和評價教與學的活動,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有利於教師在全面、準確、透徹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重組或取捨,實施精準教學,確保學生學習機會的最大化和學習效果的最優化。

4、聚焦課例,開展反映真問題的小課題研究

課堂教學是貫徹落實課程理念的關鍵環節。教師在真實課堂教學情境中,會遇到各種影響學習發生和學習效果的現象。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培養教師敏銳的洞察力,善於抓住關鍵問題,確立研究方向,依託理論指導,開展基於課堂真問題的小課題研究。一方面,教師要學會藉助教學理論闡釋課堂中發生的各種教學現象,審視和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教師要與同伴合作,依託課例實踐並探索課程新理念和新要求倡導的教與學的方式。通過基於證據的教學實驗和研究,解決問題,突破瓶頸,創新發展,提升自身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能力。

學科教研組要制訂分階段的教研計劃,組織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教研活動,開展指向問題解決的課例研究。例如:圍繞某一教學關鍵問題,教研組通過理論學習、課堂觀察、數據收集與分析等,初步找到問題的癥結;再通過集體研討、團隊磨課、同課異構等方式,探尋並實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開展新一輪的證據收集;基於檢驗結果,再次展開深入研討,聚焦教學細節,進一步分析和反思解決措施的實際效果,並將研究不斷向前推進,直至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聚焦課堂的課例研究要引導教師通過關注教學現象,思考課程育人本質,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益和教師科研能力的雙重目的。

5、堅持反思,促進自身專業可持續發展

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成功實施課程的關鍵保障。教師專業發展所需的知識、方法、信念和態度,除了通過外部培訓和培養形成,還需要通過自主和合作探究、試錯和反思逐步形成。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方式,伴隨着課堂教學目標落實的過程,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活動要引導教師從自身所處的特定情境出發,基於具體問題,不斷對自己、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事件進行深入的反思,善於從實踐中發現意義與價值,吸取教益,實現改進,在持續的反思性實踐中實現自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教師要將教學與研究有機結合,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爲出發點,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研究如何在教中學和在學中教,堅持從學生、教師和教學內容等不同角度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探索精準、高效呈現教學內容的方式,構建有效的師生活動和教與學的方式,有目的地改進和優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在學習、實踐與反思中,激活教學智慧,有機整合學科專業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加深對教學本質的理解和認識,形成自主的專業發展意識和能力,逐步提煉適合個人特點的、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成爲不斷進取、具有反思意識和創新精神的英語教師。

6、深入課堂,紮根實踐,改進教學

教研員是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指導者和合作夥伴。教師課程設計與實施能力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研員或培訓者的指導下,通過不斷自我反思與實踐,循序漸進地形成並發展。教研員要率先學習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深刻理解其內容精髓,主動走進課堂,與教師共同實踐,指導教師開展教學研究,不斷提升課程育人質量。

教研員要定期深入基層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走進課堂,基於教學現場,抓住關鍵環節,發現並聚焦教學真問題,實施全程化、跟進式教研,引領、指導教師探尋解決教學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素養和學生核心素養同步發展。教研員要帶領教師把課程標準中對學生長遠的培養目標轉化爲具體的單元、語篇和課時的教學目標,並與教師合作,開展磨課和試課,在這個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變化,以及教學對學生學習行爲和學習成效的影響,共同反思和總結,持續優化和改進。教研員還要藉助基於實證分析和數據分析的教學診斷,攜手教師共同研究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帶領教師逐步將課程理念轉化爲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

7、拓寬渠道,創新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機制,提升教師課程育人能力

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是推動教師轉變觀念、引導教師實踐課程理念、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教師對教育教學有着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理解。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要逐步引導教師基於自身的教學情境和已有的教學經驗理解和掌握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同時注重營造教師之間積極分享交流的氛圍,讓教師感受到被認可、被尊重、被支持。

在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內容上,要重視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的不斷更新,以及教學研究能力的發展,幫助教師提高語言素養、思維品質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指導教師在反思中提升教學實踐能力,推動教師參與指向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教學和評價研究。在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的方式上,要因地制宜、突破創新,釆取區域教研、主題教研、課例展示、項目研究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教師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同時,要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模式的改革,藉助數字學習平臺,線上線下結合,將專家講座、專題微課、工作坊、主題論壇等多種方式有機融入面向全體教師的課程標準通識培訓中。

在日常教研中,教研員要以服務好課程實施、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爲指導思想,做好問題調研和需求診斷,規劃並組織參與式、探究式和體驗式的主題教研,有針對性地將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歸納梳理成系列教研主題,釆用“問題呈現—團隊研究—集體分享—課例展示—專家點評—成果固化”的路徑,指導教師“做中學”“研中思”,讓教研活動成爲聯結課程標準與課堂教學的橋樑,促進教師將課程理念轉化爲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爲,最終促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篇五: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

近日,國家教育部正式發佈了義務教育段課程標準(2022版),引起了國內基礎教育界專家學者和廣大教師的密切關注和熱議。爲了進一步促進工作坊成員學習新課標的積極性與實效性,我們工作坊號召全體坊員及時自主在線學習英語教學專家講座及權威文章,線下全文學習新課標文本內容,精心研讀新課標,藉助公衆號平臺交流自己的學習感悟體會。本期推出工作坊成員李琰老師的學習心得,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直以來,非連續性地讀着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但總覺得理解不夠,致使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更好地優化教材,運用教材,從而較好地達到教學新要求。近期,在專家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閱讀了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現將自己的一些淺陋之見與大家分享,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首先,我學到了新課標的六大課程理念即發揮核心素養的統領作用;構建基於分級體系的課程結構;以主題爲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踐行學思結合,用創爲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推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鼓勵教師合理利用、創新使用數字技術和在線教學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爲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提供支撐,促進義務教育衡發展。

其次,我明確了新課標下的課程目標即全面落實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意織、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這四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同發展。英語課程總目標爲:(1)發展語言能力。能夠在感知、體驗、積累和運用等語言實踐中,認識英漢的異同,逐步語言意識,積累語言經驗,達到有意義地溝通與交流;(2)培育文化意識。瞭解優秀的不同國家的文明成果,比較其異同,發展交流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正確價值觀。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樹立國際視野,堅定文化自信;(3)提升思維品質。能夠在語言學習中發展思維,在思維發展中推進語言學習。逐步使思維體現一定的敏捷性、靈適性、創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4)提高學習能力即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目標,保持學習興趣,主動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學習中注意傾聽、樂於交流、大膽嘗試:學會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學會反思和評價學習進展,調整學習方式;學會自我管理,提高學習效能,做到樂學善學。

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體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徵,爲學生終身學習,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奠定基礎。課標明確提出,課程實施要始終堅持育人爲本,加強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深入開展語篇研讀,秉持英語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引導學生樂學善學,推動教學評三一體化設計與實施,提升信息技術使用效益。

作爲一名普通的初中英語教師,我將繼續反覆認真地研讀並領會2022版《英語新課標》的精神內涵,積極踐行《新課標》的要求,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爲中心,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讓學生們樂學善學,注重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引導學生以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形成性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導,有效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發展。充分發掘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合理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全面細緻地落實好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爲學生們的健康快樂成長奠定紮實的人文素養基礎。

儘管任重而道遠,但我願一直在努力!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czzw/zhongkao/1331723.html

  • 標籤: 新課標 精選 英語 作文我得到了理解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精選5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對英語新課標的理解心得(精選5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