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話題作文 >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7.99W 次

篇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精選14篇】

新課程標準首次十分詳細地提出了教師研訓的要求,這說明其理念以及內容確實需要一線教師深入領會,並且做出切實改變,這雖然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因爲理論從建構到真生落地本來就有一個痛苦的適應過程,但是不變的話,孩子卻很難適應“未來已來”的現實。

首先,是對語文育人價值的深入理解。語文的育人價值在於“立德樹人”,如何“立德樹人”,課標只給了三個載體,一個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一個是“革命文化”,一個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這三個文化,可能就足夠語文老師好好領受了,比如,哪些是屬於優秀傳統文化呢?可能需要一個明確的界定;革命文化,現在一些專家列舉的也是越來越多,我以爲也是需要一個邊界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一個制度文化的問題,但可能也需要明晰地界定。

其次,是對核心素養的深入理解。我們讓孩子對中國優秀文化形成自信,首先教師自己就要自信起來;第二,語言運用,教師語言的運用關首先就得過,然後最近出現一些社會新聞語言失誤問題,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些專門搞語言文字的,還出現這樣的問題,你讓語文老師該怎麼過語言關呢?第三,思維能力。首先,什麼是思維,語文課堂上如何培養辯證思維、邏輯思維?思維是一種先驗的能力,語文老師知道不知道它是如何發生的?以前的中國語文的薰陶作用與思維能力有沒有牴牾?第四,審美創造。這也得看語文老師的藝術造詣了,其實語文老師,在很大程度上,目前還停留在傳授的基礎上,他們很難做到語言的專家、藝術的巧匠。

第三,是對一些新概念的理解。首先是學科實踐。什麼叫學科實踐?要讓孩子像專家一樣的學習語文、探究語文,語文老師是不是也需要像專家一樣的學習語文和探究語文?學科實踐的情境性和實踐性對其主題、內容、過程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語文老師如何培養這樣能力?

再比如任務羣,現在專家、一線教師都已經開始辨析,什麼是任務羣?任務羣與以前的單篇教學有怎樣的區別?與統編版教材的單元主題教學有怎樣的區別?與綜合性學習有怎樣的區別?任務羣到底怎樣設計?是不是嚴格按照語言文字梳理與探究,實用性閱讀與表達等等這樣的任務羣編排?先行語文教材如何切入任務羣?等等,要解決的問題實在是太多。

再比如每一個年段的具體要求,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是不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閱讀與鑑賞”是孩子對語言文字文本的體驗方式嗎?是一種活動嗎?那麼感悟呢?體驗呢?鑑賞是不是最高層次的活動?等等。

不過,我相信,衆多專家已經在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靜靜等待。

篇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2022年4月,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2022版)更新換代,已然問世,並即將在2022年的秋季學期正式投入使用,作爲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主動學習當然必不可少,在聆聽了溫儒敏教授的講座之後,對於新課標的變化也有了些許的認知。

新課標中提到的一個新興詞彙就是“核心素養”,那何爲核心素養?新課標中指出: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簡而言之,也就是指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這四方面,從核心素養指向的這四方面來看,新課程標準也更加註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這也在指導着我今後在課堂教學中,我要更加關注學生對於學習能力的習得。

新課程標準中還提出一個關鍵詞:語文學習任務羣,對於這幾個字,剛看到課標的我着實不太明白,何爲語文學習任務羣?課標中把學習任務羣分爲:基礎型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每個學習任務羣貫穿四個學段。又設置了不同的層面,基礎型學習任務羣主要設置的是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除了基本的識字寫字外,新課標還將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課程,更加註重引導學生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增強文化自信。發展型學習任務羣主要包括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層面。新課標更加強調了閱讀的層次訓練,重視閱讀與表達能力的訓練,同時更加關注學生閱讀的思辨性,培養理性思維和理性精神。拓展型學習任務羣主要包括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整本書閱讀在新課標中做了明確要求,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根據閱讀目的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圖書、制定閱讀計劃,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閱讀整本書,而跨學科學習則要引導學生實踐活動中,通過課堂內外、學校內外拓寬語言學習和運用領域,圍繞有意義的話題,開展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文文字運用能力。三個任務的設置層層遞進,螺旋上升,不同學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爲實現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學習任務羣的提出,也在提醒着所有的語文教師不能只關注單個的語文知識的教學,而是要學生進入課程,只有瞭解了學習任務羣,纔會在教學中有的放矢、遊刃有餘,在未來,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總之,新課程標準還有很多值得我研讀學習的地方,我也會繼續以新課標爲指引,在教學工作中邊實踐邊思考……

篇三: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2022年5月,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16門學科的課程標準。暑假剛剛開始,我們就開始了對於新版課程標準的學習,參與了專家的解讀培訓。通過此次培訓,我們共同瞭解了新版課標的一些具體的變化,也感受到了其重點改革的一些內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一大變化在於凝練了語文核心素養,即: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把文化自信放在覈心素養的首位,可見其重要性。要在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大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閱讀、體悟。其實,語文與生活緊密聯繫的“大語文觀”,很久之前就已經提出了。語文學習,尤其傳統文化知識的積累,越來越重要。未來語文與各個學科的結合會更緊密,傳統文化知識也將糅合在學科中加以重點考查。

新課標帶來的另一大變化在於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即: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以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學習任務羣的安排注重整體規劃,根據學段特徵,突出不同學段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需求,體現連貫性和適應性。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在平時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在真實的情境中用語文的方法去解決真實的問題,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發展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而不能僅僅侷限於背誦、刷題。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基礎閱讀之外,還需增加整本書閱讀,必須要愛讀書、會讀書、多讀書,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新課標還研製了語文學業質量標準,即: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

2022版新語文課標的學習,讓我深深認識到語文老師一定要轉變觀念,尤其是在新課標剛剛頒佈實施的當下,加強語文老師自身的跨學科學習實踐尤爲重要。

篇四: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近期,根據工作室及課題組的安排,組織全體老師認真地在網絡上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標解讀》。學習後,我受益匪淺,收穫豐厚,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於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

在教學實踐中,應力求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一、在識字教學方面

低年級識字教學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教學活動。新課標對學生的識字量和寫字量,不要求急於趕進度,先要在學生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和規範意識上下功夫,而且必須抓緊抓實,持之以恆。作爲教師一定要在兒童識字起步階段就通過多種途徑、利用多種方法來優化識字的途徑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才能達到識字教學的目的。如何把這麼大的識字量落實下去呢?經過這次的學習發現我們教師在“認識”和“學會”兩項要求的把握上出現了一些混亂。“會認”的字只要整體上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就可,不需要做任何的字形分析等一些拔高要求的舉措。我們要明確:新教材之所以有這麼大的識字量,目的是讓學生儘早進入提前閱讀,也就是說,識字的根本目的是爲了閱讀。大量的生字在要求會寫的時候還會出現,根本無須過早地進行分析,這樣就可減少大量的識字時間,更好地用於課外閱讀。如何有效地讓學生認得準,記得快呢?就要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識字能力,通過多種途徑、採取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二、在寫字教學方面

教學低年級學生寫字是一項比較困難的教學活動。現在,我們很多孩子的寫字姿勢、寫字習慣、寫字質量都存在很大的問題,而我們很多教師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爲只要把字寫正確就行了,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其他的問題是小問題。新課標要求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

三、在閱讀教學方面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俗語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能作詩也能吟”,古聖先賢也早就指出了讀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見“讀”在學習語文中還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學生讀書的時間少,對內容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即使老師講得再動聽也是事倍功半,因爲我們不能代替學生也無法代替學生,只有讓他們通過讀去感悟才能真正體會。

四、在習作教學方面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真正體現我手寫我心。“從學生的需求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言發展規律。寫作課程的設計,寫作教學的過程,都要從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出發,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關注寫作過程的愉快,讓他”願意“”高興“”能夠“”容易“進行書面表達。就如專家說的那樣,給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願意學、樂學,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總而言之,通過本次的學習,我學到了不少東西,對我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新課程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程已不僅僅是新課標、新理念,它已經與協作、創新、探究、未來這些滾燙的字眼牢牢聯繫在一起,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爲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爲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篇五: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2022年5月10日,我們參加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線上培訓。溫儒敏教授和吳欣歆教授的精彩解讀,讓我更加明確了語文教學的標準。這次培訓就像一座燈塔爲我們指明瞭前行的方向。下面就這次培訓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立足核心素養,彰顯育人性

新課標建議“要立足核心素養。彰顯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育人我們老師要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全面把握語文教學的育人價值,突出以文載道,以文化人。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先進文化,積累深厚的文化底蘊,增強文化自信。同時,老師還要從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出發,每一節課具體落實“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大目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主題和學習方式,設計語文學習任務羣,去整體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以達到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

二、規劃學習任務羣,體現整體性

我們都知道部編版教材跟以往的教材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體現了教材的整體性,一個單元爲一個整體,一個學段爲一個整體,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又爲一個大的整體。因爲教材的整體性,所以我們也應該注意整體規劃教學的內容,特別提到的是2022年版課標中新設置了三個層面的“學習任務羣,”在教學建議中要求教師要明確“學習任務羣”的定位和功能。考慮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設計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安排連貫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此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創設學習情境,凸顯實踐性

教學建議中提到:“創設真實而富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凸顯語文學習的實踐性。”這裏提倡的創設學習情境,避免了單調重複的機械練習,把語言文字的學習和運用放到創設的各種日常生活場景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教會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如在教學《母雞》時,學了課文之後,我讓學生說說從小到大母親都爲自己做過哪些事,再說一個印象最深的故事,然後說說自己的感想。讓學生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這種與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情境,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師的教學中,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對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作用,我們老師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實現教學的最優化,體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性。

四、變革教學方式,體現時代性

如今是互聯網的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會給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極大的改變。新課標順應時代要求對互聯網時代語文教學中教與學的方式變革進行了深入解讀,教師要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語文學習。要揚長避短,使用適度。恰當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新課標進一步爲我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用新思想教書育人。在新的方向,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氛圍下,我們老師將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的新天地。

篇六: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1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正式頒佈,標誌着新一輪的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拉開了序幕。爲了使教師儘快學習新課標,掌握新精髓,指導和改進教學,5月6日下午2點,全體語文老師齊聚潤美樓五樓會議室參加《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集中培訓會。

首先全體老師集中觀看了課標組核心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吳欣歆教授線上專題公益講座。吳教授詳細地給大家解讀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

在前言中這段話讓我印象深刻: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網絡新媒體迅速普及,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不斷改變,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深刻變化,人才培養面臨新挑戰,這就需要教育與時俱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吳教授詳細介紹了這一版課標修訂主要有5個方面的變化:第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第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第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第四,增強了指導性。第五,加強了學段銜接。

其中核心素養內涵爲2022年版課程標準新增內容,明確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轉變觀念,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

在課程目標裏首次提到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通過語文學習,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文化,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注和參與當代文化生活,初步瞭解和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具有比較開闊的文化視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蘊。

現在我們的祖國日益強大,綜合國力逐漸增強,我們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我們有責任讓學生通過學習語言,熱愛中國文化,並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心。

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與呈現,也是新課標的一大亮點。設計語文學習任務,要圍繞特定學習主題,確定具有內在邏輯關聯的語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任務羣由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分別是基礎型學習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發展型學習任務羣(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和拓展型學習任務羣(整本書閱讀、跨學科學習)。

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關注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核心素養形成的內在邏輯,要建立以生活爲基礎,以語文實踐活動爲主線,學習主題爲引領,以學習任務爲載體,整合學習內容、情境、方法和資源等要素爲核心的語文學習任務羣。

本次線上培訓,促進了教師深入研讀並準確把握新課標的理念和內涵,新的課程標準對於我又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將繼續靜下心來研讀新課標、立足新課標、踐行新課標!

篇七: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今年四月底,新課標正式發佈,這是雙減政策下的第一個課標,意義深遠而重大,相信我們一線教師都在認真的研讀和體會。

新修訂的課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調育人爲本,突出實踐育人,發展素質教育。新課標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增強了指導性,對於“教什麼”“怎麼教”“爲什麼教”“教到什麼程度”有了更明確的指導。

新課標核心素養強調的是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屬於一個整體。這一點令我印象尤其深刻。學生在此素養內涵下應具備以下能力:

1、認同並熱愛中國文化,對中國文化有堅定的信心,懂得去傳承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2、具備良好的語感,會積累梳理整合中國的語言文字,能在具體語境中有效溝通,對國家的語言文字有誠摯深厚的情感;

3、具有積極思考的習慣,思維有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批判性,還要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和真情實感;

4、具有初步的感受美、發現美、運用語言文字表現美的能力,還要有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的審美意識。我們要謹記思維能力的提升、文化的傳承、審美能力的培養都是建構在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上。

這些核心素養其實大部分都在學校的教學體系裏才能體現,和家庭教育的關係不大,因此,它給我們一線教師指引了新的方向。首先,我們在小學的六年時間裏,要帶領學生好好認字,讀熟課文,再引導讀百十本高品質的書籍,書寫幾十篇洋洋灑灑的文章,當然,還要誦讀大量的詩詞和古文,最好是熟讀成誦,充分感受祖國的傳統文化。書讀多了,視野就會開闊,積累就會增多,思維也會活躍,語感也會得到提高。低年級從薄薄的繪本漫畫開始,過渡到中年級一週一兩本的童話寓言民間故事書,再到高年級兩週一本的經典名著。隨着年級升高,書也要越來越厚重,越來越耐人尋味,一定要逐步改善那種快餐化、碎片化、網絡化的閱讀習慣。當然,我們也要利用學生在學校的時間定期的開展讀書交流會,分享讀書心得,如果再有一些激勵機制會更能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想要和同學們在讀書上有共鳴,我們作爲語文老師也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積累。新課標在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這個版塊也提到了語文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提升自身文化修養。

小學語文,其學科性質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我們要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不能把語文課上成自然科學類、思想政治類或別的什麼課,而要把語文課上得象語文課,就是要還語文的本體特徵。其次,是兒童的語文教育,是兒童學習母語、運用母語爲主的教育。

那麼,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範疇下,怎樣才能把小學語文課教得“有滋有味”呢?在這裏,我想結合下面三點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語文味

所謂的語文味即是語文的文學蘊味,包括語言、文學、形象、構思、意境、哲學、情趣等蘊味,也即是語文美。所以,語文課就要有濃厚的語文味。而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去體驗、去發現、去感悟語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因此,要領悟語文的美,首先必須從文本入手,從品味語言達到超越語言,着眼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引領學生獲得感受,體驗情感、發表見解,使之轉化爲智慧,最終積澱文化,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那麼,如何讓語文課上出語文味?

首先,語文教學必須從語言文字入手,引領學生對語文作品反覆涵詠體味。給學生留下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在琅琅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文本,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師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大量閱讀、細細品讀、深情誦讀中反覆涵詠體味,讓學生領會語言文字之美,從而領會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圍繞“語文本體”引導學生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多角度、多層面,甚至是有創意地去理解、欣賞作品,產生對文本的情感美、語言美、形象美、構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認同與讚賞,併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創作欲,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二、兒童味

小學的語文是兒童的語文。兒童就是兒童,他們既不是縮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預備。兒童是一個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獨立的人,兒童又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成人霸權中走出來,還兒童以發展語文素養的自主權。

語文教師的任務,主要不是教導學生和控制學生,而是通過文本還學生一個更活躍、更開闊的語文實踐平臺。在“還”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自始至終、自覺自願地成爲學生實踐的組織者、服務者和幫助者。激發學生的閱讀願望和興趣;洞察學生在語文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障礙;誘發學生作爲一名讀者的發展和創見;帶領學生經由語文課走向一片新的語文天地。爲此,我們必須瞭解兒童、研究兒童、懂得兒童。

要在語文課體現“兒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現兒童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精神融入語文課,讓童聲、童心、童趣在老師的喚醒、激勵和鼓舞中真實體現。在教學中兒童自有兒童的感動,兒童自有兒童的詮釋,兒童自有兒童的情懷,兒童自有兒童的夢想。小學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兒童,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原始表達,要體會語言的真意,要讓兒童真情流露,語文課就要尊重兒童的語文世界,上齣兒童味來。

三、個人味

語文課的語文味,一般是說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教材、組織教學活動、選擇教學手段、運用教學語言以及教師的儀表風度等諸種因素,凝聚之後顯示出來的審美風貌,表現爲真(即真實可信)、誠(即誠摯深沉)、新(即新穎獨特)。這種審美風貌體現於教學的全過程,併爲學生所品評體驗,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吸引着學生。無個人味的語文課,猶如作家筆下塑造的缺乏個性的人物形象,對讀者來說總是缺乏影響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說,這樣的語文課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正如樹林子裏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個性絕對相同的教師,因爲即使他們的年齡、學歷相同,但每個人的性格、氣質、感情、特長等總是千差萬別的,那如何使語文課富有個人味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學時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時也要研究學生,熟悉學生,不研究學生怎麼能教好他們呢?教學是爲育人服務的,身爲語文教師,要想上出不乏個人味的語文課,就要努力體現書要滾瓜爛熟,上課即使不看教材,也都在肚子裏。

第二、突現優勢,形成個性化教學風格。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即突出“人無我有”,在語文課上顯出與衆不同的個性。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麼在教學中,就上出情來,教出意來,讓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善於引經據典、妙語連珠,那麼,在教學中就應用開放的教學方法來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總之,爲了語文課的個人味,每位教師都要善於發揮自己教學上的優勢。善畫的要運用插畫的優勢;善讀的要運用範讀的優勢;善唱的要運用吟唱的優勢如此等等,讓教語文課變成很有趣、很有味道的活動,讓學生兩節課下來說:“呀,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這樣的語文課哪能沒有個人味?

誠然,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同時也是新的機遇與挑戰。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究,不斷總結反思,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語文學習能力體系,努力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標。

既然小學語文在整個小學階段佔了百分之二十的課時量,那麼我們應該有充足時間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訓練上注意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注意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滲透,提升文化自信。和平年代的少年兒童畢竟不瞭解戰爭年代的艱苦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辛酸,體會不到紅色革命英雄和社會主義建設者的鴻鵠之志。那麼,我們要利用機會拓展教材和延伸課堂,比如講小英雄雨來,我們要拓展到王二小、劉胡蘭……講錢學森、鄧稼先、于敏……,我們要延伸到袁隆平、屠呦呦、鍾南山……我們在備課的時候除了精心鑽研教材,我們還得注重相關知識的銜接,以及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所以,作爲語文老師,我們涉獵的知識要更全面而深刻,多去關注時事,多去了解歷史,天文地理爭取樣樣熟知。閱讀訓練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寫作訓練中語言的積累與運用也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提升審美品味的重要途徑。學生通過閱讀訓練發現美、感受美,通過寫作訓練表現美、創造美,審美能力的培養提高與語文讀寫能力的訓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裏,“有滋有味”的語文課,應能讓聽者如沐春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篇八: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通過聆聽北師大吳欣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更準確、更科學地理解,感受頗深、獲益匪淺。新課程標準適應了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要求,初步實現了由教育理念到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的轉變,是一次迴歸教育本質的轉折性變革,可以講這纔是真正推進了素質教育。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本文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教師仍應把平等對話作爲課堂教學的基礎本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民主自由、和諧寬鬆的學習氛圍,利用暗示手段,如借用鼓勵的微笑、溫和的目光、親切的話語,將自己殷切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他們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從而能自由表達思想,消除害怕出錯的膽怯心理,樹立起成功的信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於參與。

三、探究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精髓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

總之,語文課程標準是每個教師語文教學的指航標,大家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把握目標、準確定位,並將新課程的理念、精神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長此以往,定會從中感受和領悟到新課標真諦所帶來的喜悅。

篇九: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指導新徵程,砥礪前行——2022年夏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

2022年的這個夏天,註定令人難以忘懷。今天,我參加的語文新課標培訓中,各位教授的循循善誘、娓娓道來如春風化雨,盪滌了所有的炎熱,滋潤着我焦渴的心田,讓我飽嘗了一頓精神大餐,受益匪淺。

在這次的培訓中,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理論都得到了充實和提高,對課堂教學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在課程的基本理論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在這個”素養”是一個嶄新的概念。教師在教學課堂評價中要採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蘊育點”,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

二、新課程下的師生關係,新課程中的師生關係是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把學習和主動權交給學生,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師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是學生學習指導者、引導者、誘導者、輔導者。語文教育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它既不是教師一味教訓,學生絕對服從,也不是教師只能造就學生,圍着學生轉,而是師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師引導、學生探究。

三、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師,傳授語文知識作爲語文教師的全部職責,在教學活動中,要學習語文知識,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要新奇感轉化爲未知欲。激發學生興趣,培植學習語文的自信心。”無論是條件好或差的學校,處處有課程資源,時時有課程資源。它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實施中,教師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提升自己素質和能力。

這幾天的學習,自始至終都給我一種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感受,教育專家的講課,給我們指明瞭今後前進的方法,令我受到心靈的震撼,同各位專家們的交流,讓我疏通了許多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疑難、困惑。今後,我將以這次培訓爲新起點,認真工作,刻苦鑽研,用優異的成績向學校、向家長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篇十: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一、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在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佔據重要地位。其中的提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新課標課程內容的重點主題,課標要求體現這類主題的作品應占到60%~70%。

二、語言運用

“語言運用”是四個核心素養當中的核心內容。在語言運用與思維能力結合方面,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言發展的過程是思維發展的過程。在語言運用和審美創造結合方面,語言文字及作品是重要的審美對象,語言學習和運用是培養審美能力和提升審美品位的重要途徑。在語言運用與文化自信結合方面,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是學生文化積澱與發展的過程。

三、思維能力

“思維能力”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聯想想象、分析比較、歸納判斷等認知表現,主要包括直覺思維、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思維具有一定的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慾,崇尚真知,勇於探索創新,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四、審美創造

這一點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審美經驗,學生的審美經驗是在他不斷的審美活動當中積累和豐富起來的。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語言文字的美,語言文字所表現出來的生活的美、自然的美、思想的美,都是幫助學生積累審美經驗的良好的載體。第二個方面是審美能力,學生要能夠感受美髮現美,還要能夠表現美和創造美。第三個方面是審美觀念,學生的經驗和能力都要在正確的審美觀念的指導下去進行發展和提升。審美經驗和審美能力也有助於樹立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這三者也是一個循環互動,互相促進的一個關係。

篇十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語文這裏應該就可以理解爲“語言文字”,而學習語文,也就是學習語言文字,語言文字的地位:“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文字在運用方面的表現包括:生活、工作和學習中的聽說讀寫活動以及文學活動,存在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人類的生活的每時每刻都離不開語言文字的運用。而語文課程就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一門課程。

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既有其工具性的特點,同時也具有人文性的特點。不能單純的將語文課程歸結於其中一個方面,也不能說某一方面重或輕。

語文課程的任務是:引導學生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通過積極的語言實踐,積累語言經驗,體會語言文字的特點和運用規律,培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提升思維品質,形成自覺的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積澱豐厚的文化底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增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和認識,全面提升核心素養。

具體落實到我們的語文課程,就是要引導學生學講普通話,熱愛普通話,學寫規範字,熱愛中國書法。如何理解“真實的語言情境”,所謂真實的語言情境,是讓其真實化,就像小說的真實感一樣,這應該是我們平時在語言運用中的真實。語文課程還承擔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語言文字運用本身就是一個高階思維能力的表現,而這種高階思維能力同時又需要一個人的審美創造能力。

“文化底蘊”這個詞我們一般可以用於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和一個家庭,我們經常會說某某地方有種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具體到個人的文化底蘊的形成,語文課程確實具有其它任何一個課程不能代替的作用。我們一般講文化底蘊,主要是指這個人對文化的認同,知識的豐富,精神品質的高尚等綜合文化能力的表現,而這種能力的表現主要由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來衡量。如果一個人一生中沒有讀過幾本書,也沒有寫出一篇有點深度的文章,說話更是低俗不堪,那不僅不能說有文化底蘊,連“有文化”就不能說。

語文課程承擔着爲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培養學生求真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語文課程承擔着學生終身發展的任務,這一點不爲過。語文課程還承擔着推廣和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增強凝聚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

語文課程本的知識面廣,內容複雜,沉澱時間要求久遠,因此,語文學習本身就是一個慢慢積累,不斷學習的過程。語文課程的學習是一個慢的過程,今天很多關於“快”的學習方式大多不適合語文課程的學習。

篇十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在春節期間學校爲我們每個教師配備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讓我們利用春節假期進行學習,這次的學習收穫很大。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意味着教師不再僅僅是教科書的執行者,而是課程的開發者,即“使用教科書,而不是純粹只教授教科書”。關注的焦點是學生,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需要,使學生成爲知識的主人,並且致力於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語文課程標準》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規定小學的課外閱讀任務不少於145萬字。教師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做到由內而外的知識延伸。

而實際語文教學中也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學校的老師們也都意識到了舉一反三的重要性:每次學生學習一篇課文,只要有相關信息,我們就會向學生介紹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課外書籍,供學生閱讀。瞭解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後,我和孩子們一起復習安徒生童話,還一起走進安徒生的《醜小鴨》,《海的女兒》,《堅定的錫兵》……利用課堂時間組織了講故事比賽,還向學生推薦了好書,讓學生在享受閱讀的樂趣中,激發他們對閱讀的興趣。

課外閱讀是孩子上一年級時就開始的一項要求。一年級的閱讀就是”和大人一起閱讀”這也是年輕人和年輕人之間學習的一種方式。此時學生的識字能力有限,自己還不能夠獨力讀書,應該和大人一起讀。這個“成年人”可以是“家長”、“老師”或其他家庭成員。我們要自覺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要鼓勵家庭閱讀,給孩子營造閱讀的氛圍。

這個課外閱讀的意圖還有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儘快喜歡上語文,喜歡閱讀,從一個故事中感受到閱讀文本的樂趣。幼兒園主要做無紙化教學,依託於老師講故事,而在小學纔開始漸漸過渡到文本教學。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階段的老師把這個課外閱讀納入到我們的教學計劃中,課堂上不說話,用幾分鐘時間閱讀,這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可以利用家長會和家長學校的形式進行閱讀示範和對話閱讀,使家長能夠注意文本閱讀。當然,閱讀的過程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不要佈置硬性任務,要讓孩子無憂無慮地閱讀。

相信只要我們老師能夠在生活中給孩子營造好閱讀氛圍,孩子們自然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

篇十三: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2022年4月,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公佈以來,教育界的各位專家老師紛紛對課程標準和課程方案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在研修體的組織安排下,我積極聆聽、學習各類關於新課程標準解讀的相關講座,現結合自己的一些思考,談一談自己收穫。

釐清變化蓄力待發

在2022版新課程標準的解讀、學習中,首先需要看清此次課程標準的內容與2011版課程標準中的“變與不變”。只有釐清了兩次課程標準的區別,才能明確方向,運用實踐。

1、課程性質有所豐富,但實質未變。新課標更加註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學科發揮育人功能,努力培養時代新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2、課程理念有所調整,但方向未變。立足核心素養,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3、課程內容結構化,突出綜合與實踐。更加註重課程內容的整合,課程情境性、實踐性的學習方式。

4、學業質量顯性化,明確內涵和水平。學業質量明確了我們的日常教學即要講求科學性,又要進行認真與紮實的教學,要讓日常的教學與訓練有厚度、有高度、有難度。

5、課程實施更加全面,強化研究與培訓的重要性,更加註重培訓的效果。

二、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揮課程的育人功能

在新課標課程理念中,各個學科的課程理念中都指出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這一核心目標。語文學科課程理念中也強調: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其獨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爲目的,綜合構建素養型課程目標體系。

本次課程標準以核心素養爲導向,更以核心素養落地爲重點,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素養與知識不同,是知識、技能、態度的超越和統整,是人在真實情境中做出某種行爲的能力和素質。以核心素養爲導向有利於轉變那種將知識、技能的獲得等同於學生髮展的目標取向,引領教學實踐及教學評價從核心素養視角來促進和觀察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於核心素養的內涵,我們要“一帶三”,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基礎上,培養思維能力,獲得審美創造,具有文化自信。

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一個整體,在我們的語文課教學中,充分依託統編版教材,以落實單元語文要素爲抓手,將語文核心素養落地,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理解語言、實踐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得到語言經驗的發展。

三、利用學習任務羣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內容主要以學習任務羣組織呈現。語文任務羣是有相互關聯的系列學習任務組成,共同指向學生的核心素養髮展,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特點。

在學習任務羣中,充分將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中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等幾大部分的內容整合爲三大學習任務羣,分別是:基礎性學習任務羣、發展型學習任務羣、拓展型學習任務羣。

在“基礎型學習任務羣”中只有一個明確的任務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從學習內容看,涉及到四個不同學段,每一學段都注重在實踐活動中,積語言資料和語言經驗,發現語言規律,奠定語言基礎。這一任務羣是落實語文工具性的一個重要目標任務羣,是語文教學的基礎。

在“發展型學習任務羣”中設置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三個角度。這三個角度都圍繞閱讀開展,足見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對於閱讀的要求不斷增大,但都涉及到閱讀與寫作的融合,在閱讀不同文學作品中汲取養分,提高在日常活中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同時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和思考,獲取更高的審美體驗。

在“拓展型學習任務羣”中從“整本書閱讀”和“跨學科學習”兩個任務爲內容進行學習,更加整本書的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在當下視頻媒體盛行的時代,靜心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跨學科學習任務羣的形式將語文學科的學習內容與其他學科學習,在綜合運用中發現知識之間的關聯,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利用多元評價形式注重學業質量提升

新課程標準中對於學業質量是這樣描述的,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後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應核心素養要求。根據不同學段,進行學業質量標準的要求。在課程實施中,強調語文課程評價,具體包括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可以說對於學習效果有了全過程和階段性的雙重評價,更加有利於教師課程教學目標效果的界定和評價。其中重點提出作業評價中作業設計的重要性,教師需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精心設計作業,用少量優質的作業幫助學生獲得典型而深刻的學習體驗。

爲者常成,行者常至。新課程標準爲語文學科的教學確立了明確而清晰的標準,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研討實踐的內容還有許多,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還需要我們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思考和運用,最終達到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篇十四: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

對語文學科來說,只有正確認識課程性質,才能牢牢把握教育教學正確方向。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標傳遞的新理念。它的課程內容實現了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的交融,實現了文化育人的導向。總之,《2022年語文課程標準》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我們作爲一線教師,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課標,教學時才能遊刃有餘。鎮安嶺崗小學張雲彩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知道了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小學語文帶來了生機,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必須深入瞭解新課程標準的實質和主要變化,才能全面準確地掌握新課程理念。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有的放矢。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zuoweizaiti/huati/1352984.html

  • 標籤: 版心 小學語文 2017課標二語文作文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小學語文課程標準2022部編版心得體會【精選1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