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讀後感作文 > 下沉年代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下沉年代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6.36W 次

篇一:下沉年代讀後感

下沉年代讀後感(精選4篇)

從20世紀70年代寫起,非虛構鉅作《下沉年代》橫跨美國三十餘年曆史,涵蓋經濟滯脹和石油危機、可卡因瘟疫和艾滋病蔓延、互聯網泡沫和伊拉克戰爭、次貸危機和奧巴馬當選、硅谷崛起和佔領華爾街等重大事件,堪稱一部延續《光榮與夢想》的美國新史,被知名學者劉擎譽爲“一個時代蒼涼的側影”。

在作者看來,從富蘭克林·羅斯福就任總統的1933年後,美國迎來戰後經濟飛速增長的黃金時期,直至70年代開始減緩乃至停滯。在《下沉年代》的開篇,作者將美國從70年代到新世紀的發展過程總結爲一場漫長的解體。

經濟學家菲利普·朗曼曾指出,1950年後出生的美國人是歷史上第一代經歷了終身向下流動趨勢的美國人。《下沉年代》的書寫對象正是這唯一一代生活下沉的美國人:他們生在戰後經濟增長的黃金年代,摸爬滾打半生後,卻迎來傳統社會結構的轟然倒塌。

在《下沉年代》中,美國近三十餘年的社會變遷如畫卷般展開,喬·拜登、奧巴馬、奧普拉等大人物悉數登場,一場場徒勞的鬥爭和非法的交易和在華爾街和華盛頓展開,更爲觸動人心的是那些默默無名卻始終懷抱希望的普通人——他們有的爲被毒品和暴力摧毀的街區而奔走,有的終生爲綠色經濟的創業夢而奮鬥,有的爲改變政治秩序而孤擲一注,以及成千上萬只靠幾美元熬過月底的貧困家庭,成千上萬佔領華爾街只爲徹底改革的抗議者。

閱讀《下沉年代》,如同坐在第一排觀看美國夢的葬禮。以下爲本書的序幕,歡迎來到葬禮的開端——

沒人能說清解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曾經有一束線圈將美國人安全地綁在一起,有時甚至緊得令人窒息,可不知從何時開始鬆開了。就像任何重大變化一樣,解體在無數時刻、以無數方式開始,於是,這個國家便在某個時刻永遠跨越歷史的界線,此後徹底改變,難以挽回。

如果你出生於1960年左右,或是在那之後幾年,那你的成年生活就是在解體的眩暈中度過的。你目睹在你出生前就存在的社會結構在一片廣闊的景觀中如鹽柱般轟然倒塌——卡羅來納南北兩州皮埃蒙特地區的農場,馬洪寧河谷的工廠,佛羅里達州的居民區,加利福尼亞州的高等院校。還有一些事物也已面目全非,它們更加隱蔽,但在維持日常生活秩序上同樣至關重要——華盛頓黨團會議室的運作方式和手段,紐約交易市場的禁忌,各個領域的行事規矩和道德準則。當令舊體系能有效運轉的規範開始解體,領導者放棄了職責,統治了近半個世紀的羅斯福共和國不復存在。這種空白被一種在美國人生活中被默許的力量所取代,那就是有組織的金錢勢力。

解體並不新鮮。每隔一兩代人,就會發生一次:觀點市場中充斥着聒噪的派系紛爭,國父們的神聖共和國隨之崩塌;那場撕裂美國的戰爭,讓她從多元變得單一;摧毀了美國商業的大蕭條,也爲官僚和大衆的民主制度鋪平了道路。每一次衰退都會迎來革新,每一次內爆都會釋放出能量,每一次解體都會帶來新的凝聚。

解體帶來自由,相比過去,它帶來更多自由,以賦予更多人——離開的自由,歸來的自由,改變人生和接受現實的自由,被僱用、被解僱和漲高薪的自由,結婚和離婚的自由,破產、捲土重來和創業的自由,見風使舵、堅持到底和逃離廢墟的自由,大獲成功並開始吹牛的自由,以及悲慘失敗然後再次嘗試的自由。伴隨着自由,解體也帶來自由的幻象,因爲所有這些追尋都脆弱得如同思想氣球,在不同情境下會突然炸裂。勝利與失敗都是美國人的遊戲,在解體過程中,贏家將贏得更多,像充滿氣的飛艇飄上雲端,輸家則經歷了漫長的墜落才跌至谷底,有的甚至永遠不會觸地。

自由如此之多,而你只能依靠自己。從未有這麼多美國人正在獨自生活,就算是一個家庭也會孤立地存在,在一個巨型軍事基地的陰影中掙扎度日,沒人向他們伸出援手。在方圓數英里內荒無人煙的地方,一個嶄新的社區可以在一夜之間冒出來,然後以同樣快的速度消失不見。一座老城市可能失去工業基礎,流失三分之二的人口,它的所有支柱——教堂、政府、商業、慈善團體、工會——都如同公寓樓在強風中垮塌,卻幾乎沒有發出聲響。

獨自生存於缺乏堅實結構的圖景中,美國人只能靠隨機應變來掌握自己的命運,書寫自己成功和救贖的故事。一個在陽光下抱着《聖經》的北卡羅來納州男孩,長大後對復興鄉村有了新的看法。一個前往華盛頓的年輕人,耗費餘生來回想最初吸引他去那裏的理念。當週圍的一切都在分崩離析,一個俄亥俄州女孩必須緊緊把握自己的生活;直到步入中年,她才終於不再僅爲生存而奔波,而是能抓住機會,去做更多事情。

這些美國人幾乎不爲世人所知,他們在解體過程中找到自己的道路,路過嶄新的紀念碑,那裏曾是舊體系的屹立之地;與此同時,他們那些盡人皆知的同胞在過着浮誇的極奢生活,當一切都在褪色時,名流們卻愈發雍容華貴。這些偶像有時會佔據人們家裏的神龕,讓自己成爲一個謎題——如何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或者更好的生活——的答案。

在解體的過程中,一切都在改變,沒人能夠倖免,不變的只有解體之聲:這些聲音來自美國人,或開放,或感性,或憤怒,皆反映了美國的現實;它們也受到種種影響:他人的觀點,上帝,電視,還有隱約殘留的過去。解體之聲,是在裝配流水線的噪聲中被說出的笑話;是拉上隔離世界的百葉窗後發出的抱怨;是衝着擁擠的公園或空蕩蕩的議會傾泄而出的正義怒吼;是在電話裏做成的一筆筆生意;是當深夜降臨,卡車在黑暗中駛過時,人們在前廊上做着的響亮的夢。

篇二:下沉年代讀後感

“沒有證據表明美國是最偉大的國家了!”——題記

這是美劇《新聞編輯室》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也是在面對“是什麼讓美國成爲最偉大的國家”這個問題時,威爾的回答。

曾經的燈塔國正在走下坡路,而喬治·帕克通過一系列人物故事,以Unwinding爲主題,“獨自生存於缺乏見識結構的圖景中,美國人只能靠隨機應變來掌握自己的命運。”而在這之後,是民衆和地區的殤痛。

當然,這一些人,這一些事,不能代表着美國的全部,像一朵花的枯萎,也不能代表着,這一片花叢它不是芬芳絢爛的。但是,我們都應該正視這些存在,無論中美,都不只是有大城市,也存在着那些社交網絡上無法被看見的地方,這種矛盾仍然存在於現今。

非虛構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就是它的真實,而《下沉年代》所展現的則是比真實更加讓人感嘆的洶涌澎湃,一個又一個衆生的片段看似零散瑣碎,各自在那個分崩離析的社會裏掙扎,卻又巧妙地共同構建出一段波瀾壯闊的宏觀歷史。

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到奧巴馬走馬上任,在這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裏,美國經歷了去工業化、次貸危機、互聯網泡沫等來自各方面的衝擊,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處於這個大時代大環境的每一個個體,都會受到衝擊,無論是高高在上的政商精英、硅谷翹楚,還是爲了生活艱難前行的黑人女工、南方紅脖,只要身處與這個正在下沉的年代之中,就必將經歷這代人的“成長”之痛,那讓人精神爲之一振的美國夢可以成爲沉浮之間的精神支柱,夢醒夢碎之時的劇痛,則更能讓人幾乎失去掙扎的力氣。

迪恩·普萊斯作爲開場人物,從一開始就爲整本書奠定了一種沉重的基調,他會在早上哭泣着醒來,會一路打拼一路思索着自己來到人世的意義,他不願再回到南方鄉下,被人鄙夷地成爲“南方紅脖”,然而夢越做越多,路越走越遠,迪恩卻發現自己總是在原地打轉。

他費盡心力進入世界五百強,卻淪爲一個機器人,一個數字,“他陷入了一個謊言:上大學,接受好的教育,在一家《財富》500強公司找一份工作,就能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他做到了這一切,卻依然苦不堪言。他逃出了父親的囚籠,卻陷了另一種勞役。”

創業的故事總是令人振奮,迪恩的美國夢不斷的被激勵着,也不斷的被大財團、大公司絞殺,他經營的小型加油站和便利店無一例外地被行業巨頭壓得失去了生存空間,生意和婚姻兩不順,舉目望去,身旁一地殘渣。

2020年的疫情到現在仍在反覆,金融危機一直存在,其實我們和迪恩一樣,都是在這片大拼圖中掙扎的人。曾經教育界的黑馬“新東方”也沒能逃過這次疫情的洗滌。在疫情之下,又面臨國家的雙減政策,一系列問題導致的企業流動資金的減少、資深老師的流失,都不得不讓這位教育界的巨頭低下自己的頭顱。

像一隻生病的巨獸呆在谷底等待涅槃。

雙減政策下的教陪機構一片狼藉但新東方已經走在了轉型的道路上,新東方選擇了大家都不願意碰的農產品領域,正是爲了響應國家號召的共同富裕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主播在直播間裏,聊人生,聊際遇,聊詩詞,聊理想,用流利的英語談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邊賣貨邊教英語時,大衆瞬間對直播帶貨產生了另一種嚮往。

新東方的轉型之路充滿着曲折,在鄭州水災一事中,也有煥發出新機的企業,瀕臨破產卻捐出所有錢款的鴻星爾克,爲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的白象。這也讓我對迪恩破產走入逆境,有了新的看法,某種意義上說,破產確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爲他允許你重新開始,事實上,他的確又開始尋找機會。

迪恩的故事沒有結束,誰都不知道下一步是什麼,這大概就是全景式,大多數故事都沒有結局,因爲他們仍在繼續,時代在下沉。人們看到縮小貧富差距逐漸淪爲笑柄——現實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資本集中在硅谷、華盛頓,而鏽帶不斷蕭瑟。

1973年以來,未來一直在衰落。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嗎?我們總是懷着這樣的願景生活,但事實上,它不是既定事實——生活究竟變得如何,需要置身事內的體會。

在中國,在疫情之下的中國,無論是透明播報,還是雷神山火神山在全世界眼下神速矗立,還是口罩消毒的價格同過山車迅速平價,都在說明疫情之下中國大國的擔當,和下沉時代相反,在我面前的是永遠是在絕境下長出新芽,逐步上升的中國式的美好生活。

好吧,就這樣吧。讓我們首尾呼應一下,繼續威爾未講完的那部分:

“我們曾經的確輝煌過。我們有過偉大的發明,有過逆天的科學創造,探索宇宙,治癒疾病;出過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家,有過世界上最棒的經濟體制。以前之所以能做到這些是因爲我們遙遙領先,因爲有受人尊敬的偉大人物。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認清問題。

美國已經不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了。”

1980年,只有一半人認爲他們的孩子會比他們過得更糟;2011年,這一比例接近八成。發明了現代裝配流水線、摩天大樓、飛機和集成電路的美國人不再相信未來。

哪種偉大,不是一寸又一寸的前進?哪種成功,不是一日又一日的努力?

全世界,從未有這麼龐大的一羣人,對未來充滿着樂觀美好的想象,如此勤奮,如此吃苦,如此拼搏。因爲每一個我們,中國還在前進。

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嗎?我們總是懷着這樣的願景生活,但事實上,它不是既定事實——生活究竟變得如何,需要置身事內的體會。

篇三:下沉年代讀後感

人們正在向地獄衝刺,人們正在向天堂拉昇。——狄更斯

說到美國,你會想到什麼?

龐大的金融市場,瘋狂的證券交易所,華爾街上西裝革履的社會精英?抑或是巨頭雲集的硅谷,世界一流的科技,電腦屏前充滿稀奇古怪想法的程序員?還是爭鬥激烈的兩黨,反覆駁回的法案,口若懸河的政客?

但撥開這光鮮亮麗的面紗,我們又看到了什麼?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美國人的真實生活。他們或是失業已久,或是負債百萬(甚至自己都不知爲何負債)。他們努力工作,到頭來卻家財兩空,唯一的房子在一堆虛假文件中被拍賣。他們在販毒、槍擊肆虐的街頭流浪,靠社會救濟金過活,教育離他們太過遙遠。他們也曾相信夢想,到頭來卻只剩沉淪。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美國一線記者喬治·帕克的《下沉年代》爲我們描繪了近三十五年來真實的美國。它沒有史詩般的宏大,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單獨的人影。其中不乏知名主持人奧普拉、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共和黨元老紐特·金裏奇,但更多的是普通中下階層民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在風起雲涌的時代追逐夢想,卻又一次次被時代的風暴打回原處。作者用極其冷靜的筆法,絕對專業的記實手法,以形形色色人等,共同展現出了一個“下沉”的年代。

“下沉”在本書原名中寫做“unwinding”,意爲某種生活方式及社會結構的解體過程。原來將美國人安全綁在一起的線圈不知從何時起鬆開了,而這便是解體的開端。故事的4位主要人物都出生於1960年左右,命運讓他們在解體的暈眩中度過。曾經存在的社會結構轟然倒塌,舊體制的規範不復存在。南方白人農民迪恩·普萊斯畢生追求生物燃油事業,不斷擁有又失去;非裔女工人塔米·托馬斯從小生活在鏽帶城市,周圍的破敗與混亂使她決定做出改變;傑夫·康諾頓一生在華盛頓與華爾街之間遊走,最終青年時對成爲“拜登的人”的狂熱只化爲對利益漩渦的厭倦。當鏽帶地區、互聯網泡沫、科技泡沫、股票泡沫、債券泡沫相繼出現時,人們無論貧富都被政客和銀行家迷暈了頭腦。奧普拉成爲千千萬萬家庭主婦的偶像,她號稱與她們有共鳴,實則是巨大的割裂,她沒有孩子,沒有債務,只有億萬身家。山姆·沃爾頓被當作美國夢的代表,卻不知他使多少零售商失去工作,出售着低價劣質產品,給員工最低的酬薪。在這個年代,富的越富,窮的越窮。似乎在時薪6美分與百萬之間沒有別的工作。

當我們在慷慨激昂的陳述彼岸的沒落時,也許更該警惕而不是嘲笑,並以十二分的尊重研究他們走過的路。曾經充滿生機的美國,曾經二戰時期生產力暴發的美國,正在逐漸改變,就像鐵鏽慢慢侵蝕着一艘巨輪,或許直到它沉沒。這也許確實是最好的時代,在洛杉磯、硅谷、紐約、華盛頓,有很多人實現了美國夢,並站着社會的頂端。這當然也是最壞的時代,就在華爾街附近的祖科蒂公園,衆多抗議者參加“佔領華爾街”運動,他們沒有錢、工作,最終被警察暴力驅逐。坦帕的無數房主被告上法庭,甚至都無法理清被告是誰,就失去了安身之地。人們確實擁有了更多的自由,離開、歸來、被僱傭、被解僱、嗑藥、離婚、破產的自由,但卻以國家的凝聚作爲代價。

這也許能解釋爲什麼美國人會選擇一個帶有專制偏見、種族歧視的特朗普當總統。他們的經歷推翻了他們從小被灌輸的認知,一切矛盾在悄然發生。書中大多數故事並沒有結局,人們仍在奮鬥,同時,時代仍在下沉。

其實下沉的年代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底可觸,不知會墮往何方。

篇四:下沉年代讀後感

這本書是2013年喬治帕克2013年寫的一本書,號稱“撕開美國的破碎裂痕”。作者以紀實文學的方式描寫了另一種美國世界,刨除掉白宮、華爾街、硅谷、好萊塢這些媒體聚焦之下的另一個美國。都說中國是一種二元社會,美國其實也是。從近幾十年來加劇的貧富差距也可以看出,從工業的工作崗位削減到大衆只能參與到時薪不到10美元的服務業中去這個產業轉化過程中,民衆是沒有錯的,但是這種轉型卻帶來了地域上的極大差異和財富掠奪。也許這是不可避免的,無法歸咎於單一因素,但卻是這個時代下的悲哀。它從多個角度描述華爾街的貪婪,政客們的虛僞和短視,讓銀行家們攫取了大量的財富,卻讓勤懇工作的中產階級失去了積累的財富,逐步淪爲底層。這本書雖然寫於特朗普上臺之前,但是卻清晰的反映了特朗普上臺的必然性。

作爲一個新聞記者,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筆觸是非常冷靜和含蓄的,但是整本書還是無法掩蓋住那種悲涼。三個主要角色,迪恩·普萊斯,傑夫·康諾頓和塔米·托馬斯,他們都想做個好人及成功的人,他們也非常努力。但是這種努力在時代的大潮和體制的桎梏之下顯得如此無力。當然,他們自己也有很多缺點,比如迪恩的好大喜功,塔米的缺乏自制力,但這都是普通人都會犯的缺點。一個好的社會,應該能夠包容一下這些缺點,讓他們在多次嘗試之後能夠通向成功。而書中的美國社會,對他們犯的這些錯是毫不包容的。甚至,我也懷疑,即使他們沒有這些缺點,他們仍然是不可能成功的。

當然,這種挑選幾個人來寫的書,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爲美國畢竟很大,有四億多人,有無數的悲歡離合。換幾個人來寫,可能又是妥妥的美國夢了,比如扎克伯克、馬斯克等人的傳奇經歷。但是,這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在主流媒體上已經有長篇累牘的報道,這種失落者的故事卻只有零星的聲音發出。所以這些聲音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了。而且,從這幾年的新聞報道來看,這種失落者大概應該是佔美國主流的,美國夢的破滅的概率可能比美國的實現的概率要大一點。

在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說是自己選擇的,因此大家也認爲每個人應該爲自己的後果負責。但是,在先富者已經佔有大量的資源的情況下,在所有的規則都是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情況下,這種完全放任自由的競爭只是讓既得利益者壟斷所有的利益和出口的工具而已。就跟網友總結的一個例子,當你看到胖虎在揍大雄的時候,只有幫助大雄才是真正的正義,其它的都是在幫助胖虎而已。因爲胖虎和大雄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地位中。同樣的,在美國,擁有資源的富人和窮人處在一個不平等的競爭地位中,讓他們公平自由去競爭就只是幫助了富人去剝奪窮人而已。而這正是美國自里根時代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幾十年持續下來,不僅貧者更窮,更多的中產也開始淪爲貧困底層,最終導致特朗普上臺也不令人奇怪了。

人很難背叛自己的屁股,所以指望那些常青藤畢業,在大公司混的精英們站出來維護底層老百姓的利益是很難的。就算其中有幾個人良心發現,但是單憑個人的力量也很難與整個體制對抗。

如果說《光榮與夢想》寫了20世紀2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國的騰飛與輝煌,和理想主義,《下沉年代》則用小說敘事語言,見證了美國社會撕裂的現實。政治被金錢綁架,債券泡沫,科技泡沫,房地產泡沫,教育泡沫,所有這些問題美國的精英們都不能給出令人滿意和有效的解決方案。克林頓,布什,奧巴馬,拜登這些華盛頓的政治翹楚,最終還是要妥協和服務於華爾街的金融港大鱷和硅谷的行業巨頭。作者沒有給出這些問題的深層原因,把這些歸僅結於資本家的貪婪是不完全的。我認爲馬克思分析的很正確,資本主義國家最根本的矛盾在於生產資料私有制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強如美國也逃避不了這個規律,原來幾十年一次一遇經濟危機,最近變得10年一次,說明了這個矛盾更加激化。美國未來兩條路:走向分裂;走向社會主義。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zuoweizaiti/dhgzw/1372086.html

  • 標籤: 年代 讀後感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下沉年代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下沉年代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