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作文載體作文 > 議論文作文 > 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通用11篇)

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通用11篇)

 作者: | 閱讀: 8.36W 次

篇一: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通用11篇)

文人成就山水

就像陶弘景所說:“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無論是煙雨迷濛的江南溪畔,還是千里冰封的北國峯下,總是可以看到中華文人的身影,他們在山水之間揮毫潑墨爲眼前的山水又添上了壯麗的一筆。曾有人問過:”是文人成就山水,還是山水成就文人?”我認爲自然是文人成就山水。

所謂“成就”就是讓一個東西變得與衆不同。如果沒有文人,那麼山水它就是沒有生命的東西,縱然不失它的美麗,卻失去了靈性。有了文人,山水便有了靈性。沒有文人的山水就如畫家筆下未畫眼睛的巨龍,而有文人的山水就是點睛之後的龍,它便有了靈性,變得生龍法虎起來。有了靈性,它們就帶了自己獨有情感便與衆不同起來。如:毛澤東筆下的北國風光,它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而在文末”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則給壯麗的北國風光添上了一種恢宏,豪邁之感。讓後人每每登上長城,眺望北國羣山總能感嘆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心中豪情也被激發出來。而不是隻能嘆一句:“啊!好美!“所以是文人成就山水,讓山水有了靈性。

天人成就山水,因爲文人讓山水可以行走起來,讓它們走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人們眼前。詩人范仲淹筆下的洞庭湖可以是“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也可以是“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讓縱使沒有去過洞庭的我們也能感受它的陰晴變化,想象它的奇麗景色。還有一句“四面竹樹環合,寂寞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更是讓我們如同坐在潭邊凝望著竹樹掩映下的碧綠潭水,也能感到一陣涼風使我們覺得淒涼起來。山水通過文人的筆墨走到了每個人眼前,讓古今中外無數人都能手捧詩卷,感受各地的優美山水。

文人成就山水,有了文人山水有了靈性,有了文人山水可以行走。在每個文人筆下山水都有了它們與衆不同的色彩,讓我們不管遠隔萬里,或是近在咫尺,都能共嘆一聲。“壯麗山水,靈狐源筆墨。”

篇二: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我一直認爲文人成就山水。

縱看歷史長河,古人爲我們留下多少詩篇創作。如陳年美酒,似曠谷佳釀。以動人的筆觸,帶你穿越,聽金戈鐵馬看江山如畫。縱馬江湖,快意恩仇;小橋流水,大漠孤煙;還是孤舟蓑笠,斜風細雨……這些美景無一不體現出作者的內心。將情寫于山水之中,使山水更靈性,更有活力和柔情。李白筆下的明月就是如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的牽照是思念的象徵。皎潔的月光,他人的團聚,引起了作者的哀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作者將情於景,給山水景象賦予靈魂。

大自然爲我們創造出了無數山川美景。但你能親自去一個個飽覽完嗎?當然是不可能的,這時候就體現出了文人的價值。更多的大好河山,我們都是通過書本介紹,還有那些文人墨客的描述,帶我們暢遊在山水之間。彷彿身臨其境,親身感受一般。“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配上文人的詩歌,更是讓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這些詩歌甚至像是山水的宣傳畫。讓更多人都瞭解它,知道它。相反,如果沒有文人來描寫山水,讚美山水,那祖國的大好河山,優美的風景都會被錯過,無人知曉。所以這時候就體現了文人的重要性。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酈道元所寫的《三峽》,這篇文章爲我們講述了三峽四季的美景。無論是夏水的水勢浩大,水流湍急,還是春冬之景的清榮峻茂,秋天的淒涼。我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前往,但跟着作者的腳步,細緻的解讀,彷彿眼前就是三峽的美景。所以正所謂文人宣傳贊譽山水,讓山水更爲人知曉。

文人用筆墨記錄下山川大河,並將其賦予靈性情感,傳唱千年依舊動魄人心,讓人回味無窮。

篇三: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品讀一首首詩詞,思緒飄散,遐想連連,一幅山水畫卷由此緩緩展開,中國的名山文川不計其數,而中國文人在其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是中國文人成就了山水,沒有文人也,就沒有了如今廣爲人知的山水。

文人爲山水賦予了生命和情感,吳均筆下的富春江山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美感。“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峯。”他筆下的山彷彿有了生命,都爭着往高處遠處伸展,筆直地向上,直插雲天。山之奇之峻,在他的筆下展現地淋漓盡致。李白筆下的荊門夜景,也別有一番風味。“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月似鏡般恬靜,雲霞多變似海市蜃樓,夜空寂靜,風景優美,實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中國文人的筆似是有了魔力,把原本平平無奇的山水刻畫得有顏有色,令人遐想無窮。

文人爲山水帶來了名氣,單論如今作爲杭州的標誌——西湖,就有無數文人描繪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東坡此詩一出,便引無數遊人前往西湖。一睹山色空濛湖光淡淡的美景。“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天與山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又有多少遊人因這句話前往西湖,夢想着那人煙稀少,幽靜寒冷的雪景。山水本無奇,只因爲有了被文人渲染後的詩篇,才成就了山水之奇,才令無數人心馳神往。

文人的山水情懷使山水得到了山水存在的意義。山水存在的意義本就是供人觀賞的。如果沒有文人,山水只是山水,我們不能要求一個樵夫去停下砍柴,望山觀水。而文人便不是這樣,他們有更多空閒的時間流連於山水,用自己的才學描繪山水,寫下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山水詩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已經把山水當作了一種享受,如果沒有這樣的文人山水可以說像是被埋於沙土中的珍珠,有再美的景色也無人觀賞,無濟於事。

文人成就了山水,他們爲山水賦予了生命,帶來名氣,甚至成就了山水存在的意義,沒有文人,山水便無人觀賞,再美的山水也只淹沒於世俗之中,所以是文人成就了山水。

篇四: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山水成就文人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展現了壯闊的岳陽樓大觀,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描繪了一幅美麗閒適的世外桃源之景;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讓人親臨小石潭淒涼幽深之境界……想到這裏,便有人感慨曰:“是文人成就了山水啊!”

單據這三個例子而言,這個結論下的還是太輕易了。仔細想想,范仲淹在文章中寫了這樣一句話“屬於作文以記之。”事實上,范仲淹壓根沒去過岳陽樓,也沒有看過洞庭美景,他在文中寫出的洞庭陰晴之景,完全是靠一幅草圖和通過觀察他所在地的鄱陽湖大膽想象寫成的。而讀過《岳陽樓記》並且不知道這故事的人,大多數都沉醉在文中所謂的“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所以說范仲淹成就的不是洞庭山水,而是用自己精妙高超的寫作與想象的能力,成就了人們對欣賞世間山水美景的渴望。

《桃花源記》人們耳熟能詳,“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短短几句滿足了人們對田園生活無限遐想,但文末的“不復得路”“尋病終”及桃源人身上的各種疑點都暗示着這篇文章的虛假性。也就是說,桃花源是虛構不存在的,而陶淵明成就的不是世外桃源,而是人們對安定和平生活的嚮往。

柳宗元的《小石潭記》確實描繪了小石潭的美景,然而,若說它成就了小石潭,而今爲何小石潭不知下落,甚至沒有第二個人去打卡?地處偏僻是一原因,而更多是因爲讀者往往會被文章最後的“悽神寒骨,悄傖幽邃”之情所吸引,所以柳河東成就的不是小石潭,而是每個人心中紛雜情感世界中的淒涼愁苦之感。

青山綠水各地都有,它們本身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需要任何人去成就,反而渺小的人類需要被它成就。

曹操登上碣石山,看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的壯觀,便更加堅定了自己想要一統江山的遠大抱負;孔子看到了流水一去不返便感慨:“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得出珍惜時間的道理;杜甫登上泰山,看到:“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於是抒發“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既那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這些偉人的背後都有山水的支持啊!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略天地恆昌。作家餘秋雨曾寫道“就人生而言,也應該平衡于山水之間。”所以山水成就了文人,這絕不是一句無依據的空話。

篇五: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信息時代,我們要想出去遊玩,往往會查一下哪些景點人氣高,哪些景點被推薦的多,即使疫情期間我們無法遠足,也可以跟隨各路主播“雲遊”大好河山。那麼,在通訊不發達的古代,人們又是據什麼來選擇出遊地呢?文人們描山繪水的詩詞歌賦無疑就是人們的“旅遊指南”了。因此,是文人成就了山水。

常常聽去過西湖的人說:西湖真沒什麼看頭,不過是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公園而已。事實果真如此嗎?我想如果“看頭”僅僅是指楊柳依依,碧波閃閃的話,西湖似乎確實“看頭”不足,甚至連滿都海都不及。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全國人都願意去杭州西湖打卡,卻鮮有人來我們的滿都海打卡。究其原因,我想真正吸引大衆的是西湖的文化內涵,是文人墨客在西湖的駐足停留、揮毫潑墨使得西湖美景具有了永久的魅力。許仙和白娘子的愛情悲歌讓西湖的斷橋殘雪、雷峯夕照充滿了神仙的氣息。蘇子的“淡妝濃抹總相宜”讓西湖富有了嬌美嫵媚的人間煙火氣息。張岱一句“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千一白”就把人帶入了一片蒼茫天地,不由生出天地浩大而萬物渺小之感,空曠遼遠之間把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審美情趣展現在世人眼前……人們遊覽西湖山水,其實是在探尋隱藏在它背後的文化密碼,是在探尋文人墨客寄存在這裏的豐富的精神的世界。是歷代文人共同成就了西湖,也成就了中國山水。也正因爲這樣的一份成就,人們在高樓林立的今天依然願意登上只有三層的岳陽樓去感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抱負,人們就算曆經陡峭的十八盤也依然願意登頂泰山去感受“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氣概。

文人對山水的成就,不僅是爲山水增加了一張文化名片而己,還讓這些山水突破了它自已成爲它們這個羣體。當我們仰望高山時,我們自然的會想到“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而不去管我們是不是身在三峽。當我們面對激流時我們脫口而來的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而不去管我們是不是身在富春江。當我們俯察游魚時,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說一句“似與遊者相樂”而不去管我們是不是在小石潭……文人用他們的生花妙筆成就的不只是一山一水,更是衆山衆水,他們讓所有的山所有的水都有了靈性,也有了溫度。於是,蘇軾在遠離古戰場赤壁的黃州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岳飛即使對金作戰也寫下了“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闋”。於是,我們駐足託縣神泉亦可吟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必跑到涼州城;我們在大青山頂極目亦可感嘆“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而不必前往飛來峯。哈素海可以“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小井溝亦可“曲經通幽”。

文人成就了山水,是他們讓山山水水不再是一個個冰冷的地理名詞,而是成爲了我們可以依託,可以傾訴,可以吟詠的夥伴,一首首的山水詩,一幅幅山水畫,隱藏着中國人的審美情趣,構建的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文人成就了山水!

篇六: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就喜歡投身於自然山水之中,享受大自然所帶給他們心情上的愉悅,可以讓他們暫時忘記仕途的不順,又或是貶謫悲苦。歷經了宦途沉浮顛沛流離後,倒不如隻身一人輕泛小舟,獨釣寒江雪。和山水有了共鳴,文人便會不由得拿出紙筆,記錄下這一個讓他寄情於其中的地方。縱情山水間,使創傷得到癒合,使靈魂得到撫慰。所以說山水成就了文人。

詩人詩化後的山水,是動人的樂章。正是有了田園生活平淡而閒靜的氛圍,纔會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慨;夜間山間幽靜而又開闊纔有了王維”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江邊觀春日初生,才讓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山水,同樣可以做爲文人情感的載體。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引導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內心孤寂凌涼無法言說。途中看到“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的景象,感到悲傷寒氣透骨。在欣賞山水的過程中,無意中成就了許多文人的胸襟和思想,於是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偉岸,有了“一點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疏曠。在那一片山水之中,許多文人漸漸地將屈辱與鬱悶在心中塵封,學會了忘懷。他們在失意中奮起,在痛苦中振作。憑着一腔熱血去造福一方了蘇軾被貶杭州則修築蘇堤,在黃州興修水利,在惠州整治訴訟,造福百姓。連帶着蘇軾的文風也發生了改變,變得博大,變得蕭灑。歐陽修被貶滁州,卻沒有因此消沉,而是積極實施自己的治理理念,與民同樂的政治理念深入人心。那片山水讓他們變得博大,變得深刻,變得瀟灑。這又怎麼不能說是山水成就了文人呢?

山水給予了他們博大胸襟,瀟灑情懷,他們的心中始終惦記着黎明百姓,所以他們被人民愛戴。被歷史銘記。

篇七: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中國文人

中國文人向來表達情感較爲含蓄,他們愉悅時不說愉悅,而是說月光下的洞庭湖;他們悲傷時不說悲傷,只說寂靜夜色中的江楓漁火;失意時不吐憂愁,只寫負勢競上的高山,寫東流的大江大河……不難看出,山水是文人情感的寄託,更成就了無數文人。

山水鼓勵了無數失意受挫的文人。蘇東坡被貶黃州四年,無權無職,“清閒”又悲涼。那時的他偶然看到月光照在庭院像積滿清水一般澄澈透明,彷彿有藻、荇交錯在其中,大概是竹柏的影子。正如他自己說“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可就是這一派平凡的景象,卻給了仕途受挫的蘇軾極大的寬慰。他不禁感慨:這樣空靈自如的景象,如果不是他這樣富有情趣的人欣賞,豈不浪費?失意的他因山水之美重振精神,在那個時期,他寫下了留名千古的《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即使是普通的山水,也何嘗沒有成就受挫的文人?

山水給予無數文人前進的方向與動力。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到洛陽應進士,落第而歸。而後他開始過着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途中,他仰望“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的泰山,層層白雲,盪滌心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這樣壯觀的景象,使他產生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志向。這一由泰山激起的壯志,給予了杜甫向前的力量,也讓世人看到一個不畏艱險,敢於攀登的杜甫。如此壯麗的山河圖景,又何嘗沒有成就了這樣一個志向宏偉的文人?

如果沒有山水,文人閒適愉悅時,無法用“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抒發開闊心境;文人悲傷時,無法用“月落鳥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一吐心中愁苦。如果沒有山水,世人受挫時,不會讀到陸游的那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又一村”;世人迷茫時,也不會有杜甫的那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來指明前進的方向;困於世俗名利時,更不會有那句“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來幫助我們擺脫雜念與虛名。

如果說每一位文人都是雕刻家,那麼他們筆下的山水一定是那美玉無假,是雕刻出一個好作品的必要條件。山水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而文人用細膩的情感與筆觸將這塊美玉更好的展現在世人面前。一塊好玉成就了一位雕刻家,是雕刻家的幸運,中國山水成就了中國文人,是文人的幸運。

篇八: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翻開古典文籍,翻開唐詩宋詞,無數山水詩和山水文章映入眼簾。有“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三峽,有“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的富春江。欣賞山水的同時,也有許多以山水來寄託情感的詩人。有以“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來寄託彷徨苦悶之情的王績,也有用“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來抒發思鄉之情的崔顥。由此可見,文人寄情于山水,山水是文人情感的載體。若沒有了這些山水,文人便很難寄託感情,抒發感慨了,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的秀美是一直存在的,文人的詩篇只是爲這些山水錦上添花了而已。現在的三峽也依舊壯麗雄奇,即使沒有了當年酈道元的《三峽》,難道三峽的美就不會被人們發現嗎?相反,如果沒有了三峽風景,那酈道遠又何來《三峽》,何以能流傳千古呢?是三峽的美景成就了酈道元,所以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是文人情感的載體。曾經,李白一揮衣袖,發出“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感嘆,這是水承載的仕途失意。辛棄疾對着千里楚江感嘆,“無人會,登臨意。”這是山水承載的壯志難酬與失落。曾經杜甫愉快的誦出,“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他對軍隊收復山河之喜。“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是李白的臨家之喜。若是沒有這些山水,那這些文人又如何來寄託情懷呢?他們又怎能將感情表達的如此生動形象,以至於他們名垂青史呢?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貶謫他鄉,寄情山水,卻成就了許多文人的胸襟和抱負。范仲淹觀賞了岳陽樓之大觀,所以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歐陽修在滁州做太守,卻發出“太守之樂,其樂也”的政治理想。貶謫之後,寄情于山水,纔有了“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的頓悟明澈,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懷,有了“一衰煙雨任平生”的豁達疏曠。正是因爲有了山水,詩人們纔有了寄託情感的地方纔能如此迅速的重拾信心,奮發向上,創造出許多豐功偉績。所以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是自然賜予人們的壯麗景觀,也是文人們寄託自己情感的歸宿。“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成就了太多的文人墨客,同時也爲太多的人提供了心靈歸宿。讓我們一起珍惜自然山水,愛護自然山水,品味自然山水吧!

篇九: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詩起源於先秦兩漢,直到魏晉時期,其流派的鼻祖是東晉的謝靈運。山水詩的基礎就在於山光水色之間的自然意趣,而自然是客觀存在的萬物生生不息;它所表達着一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學理論,山水詩的產生與壯大的基礎都是建立在古時多少文人墨客對山水自然意趣的崇拜與讚美之上。謝靈運曾提到:“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古人對於山水的喜愛與欣賞山水的情趣則體現得清楚充分。正是這些含清暉靈氣的大好河山,促成了“山水詩”的誕生與它的逐步發展;可以說,正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山水成就了古今多少文藝作品,多少文人、藝術家,它的成就首先便在於它的怡情養性之能。“樂水者智,樂山者壽”。與山水親近,多感受山水,可以使人們感受到無窮的心曠神怡之感,更能修身養性,有無數文人爲了修養而歸隱山林。既有着“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安寧與清靜,也有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波瀾杜闊之景。這種種,都體現着世上多少名山大川的養性怡人之能與物華天寶的震撼壯美之奇景。文人作出名句好詞來,皆得益於這江山如畫。

山水是大自然鍾靈毓秀之造化,飽含着自然之哲理。高山之上,一覽衆小;這樣的景狀也給了王之渙“欲窮幹裏目,更上一層樓”的巧思奇想。又如王籍的《入若耶溪》中提到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其中所再現的正是山林特有的幽靜氛圍,體現着矛盾的對立統一關係。這些富合哲理的詩句,也來源於山木的神奇與自然萬物的規律。

詩人的感情與理想,總是通過山水錶達出來的,山水爲詩人們提供了抒解的渠道。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與山水的自然規律有着某種類似性,可以說是山水爲文人情感的宣泄和表達所貢獻,文人也理解並領悟了山水之情。沒有山水,就不會有着如今名垂千古的詩詞歌賦的出現了。

因此,讓客觀存在山川河流在主觀的描繪與表達中藝術再現,使得衆多藝術家與文人有所成就,有所感悟。正是山水成就了文人。

篇十: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我覺得朱自清的散文要告訴我們的是:時間是一個循環。

小區裏,楊柳變得青綠青綠的,可一個月前的冬天它還是枯黃的呢。不就是這樣嗎?四季按春夏秋冬循環:春天萬物復甦,夏天茁壯成長,秋天碩果累累,冬天萬物長眠直到在春天中再度甦醒……

還記得老家有顆桃花樹,這個神奇的時間循環也在它身上體現了。小時候總以爲桃樹會結出又大又甜的水蜜桃,因此變日夜期盼。到了夏天,急於吃西瓜,又大又甜的水蜜桃就被遺忘了。等到秋天想起的時候,哪裏還有桃子的影子,只好再盼望來年的春天了。

我還覺得,時間是一條一端可以無限延長的射線。就好像人的成長。我們好像從出生開始的那一點在慢慢地延長,慢慢地長大。成長就是在時間的射線裏慢慢變化,不斷延伸。有時候,你自己都沒有感覺這神不知鬼不覺的變化。

我之前養過一盆梔子花。剛買回家時,感覺它就像一個小嬰兒,弱小的身子軟軟地插在土裏,零零星星的幾個小花苞有氣無力地長在枝丫上,好像小嬰兒正弱弱地地躺在媽媽的懷抱裏。我開始經常給它澆水,有時候又把它放在陽臺上曬曬太陽。我精心地照顧它,希望它快快長大。慢慢的,我發現在綠色的枝丫上多了了一些小小的花苞,那些之前有氣無力的小花苞也挺直了身體,好像也長胖了。時間一天天過去,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好像一夜之間,花開了。花瓣完全撐開了,散發出了陣陣香氣。這不就像我的成長嗎?在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在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下,我也像這花兒一樣在成長、壯大和綻放。童年的小花苞開出了豔麗的青春之花了!

漸漸,我感覺到了,循環與時間是互相依存的。時間循環就像一條繞圈流着的小河。這圈越繞越大,也把許多生命繞了進去。然後,時間的線再延長,這就是所謂循環中的時間流逝。我們則在這複雜的交錯中飛速地成長。不同的生命,也生活在不同的時空中,這也是時間與成長的祕密。做爲生長在時間線上的我們當然應該也必須珍惜時間,因爲時間一去不復返了。就像我們的成長,我們只會一天天的長大,而不會再回到從前。就像那條射線,只會無限延伸下去而不會回到原點。所以,朱自清纔會問: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爲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篇十一: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

文人成就山水

有人說中國是詩的國度,是山水的國度,是抒情的國度。確實如此。

山水作爲詩歌重要的描寫對象,給了中國文人抒懷的載體,中國文人也給予了山水十分豐富的藝術內涵,使山水的美上升一個層次。所以說中國文人成就了中國山水。

老師常說,不去西湖一輩子後悔,去了西湖後悔一輩子。確實西湖的景色說不上十分優美,甚至讓人感到“後悔”。就在這個“大水坑”蘇軾寫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白居易寫出了“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所以,與其說人們是慕西湖之名而來,不如說是慕詩之名而來。人們遊西湖遊的是義歷代文人爲其構築的文化底蘊,而不僅是單純的山水風景。

相同情況的還有泰山。泰山被譽爲五嶽之首,但實際上海拔並不高只有一千五百多米。一座並不巍峨的山脈卻被稱爲五嶽之首這不僅是因爲泰山爲歷代封禪之地,衆多文人墨客的詩歌也是泰山在名氣上成了真正的“五嶽之首”。“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這些經典給多少人帶去了泰山巍峨雄壯的初印象,又激起了多少人對泰山的嚮往。所以說中國文人成就中國山水。

中國文人成就的,不止是具體的某個景點。“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中國詩人筆下,自然中常見的雪景也成了中國山水的一部分。更有清人根據《江雪》,做了一幅《秋江獨釣圖》。明只是柳宗元詩中的景象,卻可以被具象化爲一幅真正的山水畫。可見,中國文人豐富了中國山水,中國文人成就中國山水。

當然,如果只一味說文人成就山水,而忽略的山水自身的美,也未免有些不妥。中國文人成就中國山水,更多的是激活了山水。文人用詩篇挖掘山水中的美,又將其廣泛的傳播出去。這正是中國文人成就中國山水的方式。所以中國文人成中更美的中國山水。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zuoweizaiti/ylwzw/1412986.html

  • 標籤: 高中 山水 遇見山水爲主題議論文高中 議論文 遇見 通用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通用11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遇見山水爲主題作文議論文高中(通用11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