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作文迷小學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保存到桌面
手機版首頁 > 初中作文 > 中考作文 >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0篇)作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0篇)作文

 作者: | 閱讀: 8.38W 次

篇一: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能講譯,能理解課文的主旨。

2.積累文言詞語,提高自主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學習重點

1.背誦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學習難點

元芳批評父親失信,無禮,最後“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古代流傳下來許多聰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舉一些嗎?(學生活動)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表現機智聰明少年的文章《陳太丘與友期》,選自《世說新語》。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2.指名讀,注意把握語氣、語調

3.評議朗讀中的精彩處或不足處

4.分角色讀:一生讀敘述性語言,男生讀友人語言,女生讀元方語言。

三、疏通文意

1.結合課下注釋或工具書翻譯全文,如有疑難同學間交流。

2.解釋加線詞語:

陳太丘與友期:期日中、太丘捨去、下車引之、入門不顧

3.請三位同學翻譯文章,其他同學幫助更正。

四、背誦課文

五、複述故事

要求:複述不同於背誦,它允許有個人的合理想象和再創作。

六、人物畫廊

1.本文描寫了幾個人物?重點描寫的人物有幾個?(友人、元方)

2.文章通過哪些方法來描寫人物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請分別找出有關語句。

3.個性品讀

畫出人物對話,並品味人物語言。

⑴首先揣摩友人的兩處語言應分別用怎樣的語氣讀?

提示:第一處(詢問、客氣),第二處(憤怒、音調高)

⑵元方會用怎樣的語氣回答?

提示:第一處(客氣),第二處(義正辭嚴)

⑶同桌兩位同學試讀一遍。

4.人物語言反應人物性格,那麼友人、元方分別具有怎樣的性格呢?(交流討論。)

明確:友人:無信、無禮

元方:懂禮、聰明、識義、正直不阿

七、圓夢劇場

1.不少同學有這樣的夢想長大當導演、當演員,爲了圓夢,我們自己作主,當一回導演、演員,讓我們一起走進圓夢劇場。

提示:

⑴把本文故事編成短劇。

⑵四位同學自由組合,一位當導演,其他三位扮演太丘、友人、元方。

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演要到位。

⑷可創造性地增加情節。

2.排練

3.上臺表演

4.老師現場採訪導演:

導演:你認爲三位演員中哪位表現得更出色?好在什麼地方?

八、觀點對對碰

最後一個場面耐人尋味:“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你是如何看待這一行爲的?

提示:

1.模仿國際大專辯論會的形式,設正方和反方,每方可設主辯手一名、二辯手一名、三辯手一名。

2.贊同元方的行爲的觀點的爲正方,反對元方的行爲的觀點的爲反方。

3.正反雙方分別闡明自己的觀點,並用事實和道理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

九、我來講故事

⑴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從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明確:做人要講誠信。

⑵請同學們把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親身經歷誠信故事先講給自己的同桌,然後再講給大家聽。

(誠信故事舉例:商鞅言而有信;孫武斬姬演兵;曾子殺豬;誠信的試金石。)

⑶老師來講一個故事:

故事見《讀者》(05年22期《盜馬》)

請同學們續寫故事結局。

老師總結:從這個故事我們得到這樣的啓示:誠信是更高層次的智慧。

篇二: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同學們平時喜歡看故事書嗎?

老師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世說新語》,這是由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主要記晉代名士言談、行事的一本書,今天我們來學習其中的一篇《陳太丘與友期》。

2、陳太丘,就是陳寔,因曾任太丘縣令,所以稱陳太丘。期,就是約定。整個題目連起來的意思就是“陳太丘和友人約定”。陳太丘和友人約定什麼,發生了什麼故事?我們一起來讀讀全文。

二、讀文釋義

(一)初讀課文——出示無句讀全文

1、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全文,你能讀準字音、讀對停頓嗎?

2、請一個學生讀,讓另一生從字音、停頓進行評價

3、打開課本,齊讀課文

(二)疏通文意

1、同學們剛纔自讀的時候,能看懂這篇文章的意思嗎?有哪些字、詞、句不太清楚、不太理解呢?提出來,

2、結合課文下面的註釋,放開聲音翻譯全文

3、師讀一句,生齊翻譯一句

4、字詞梳理

三、品文研析

1、讀了這篇短文,

......

8、大家覺得,這篇短文爲什麼要安排一個才七歲、把喜怒都還擺在臉上的孩子來指責友人的遲到失信呢?(更能突顯“信”的重要)

9、剛纔同學們讀友人和元方的對話時,有沒有注意到他們所使用的稱謂?

“君”是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相當於今天的“您”

“尊君”是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尊”是敬詞,用於稱跟對方有關的人或事,比如“尊姓大名”

“家君”是對人稱自己父親的一種謙稱;“家”是謙詞,用於對別人稱自己親屬中年長於自己的人,比如“家父”

中國乃禮儀之邦,古人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貧民百姓,都有許多謙辭和敬辭,體現了對人的尊重。恰恰今天人際交往中沒了這些禮貌用語,見面必呼職位,充分體現官本位社會的特點。元方這個七歲小兒,即便是在生氣狀態下,也仍然尊稱對方爲“君”,而沒有爆粗口,說髒話,更加顯示出“禮”的重要。

四、課堂回眸

1、陳太丘嚴格遵守約定,決不姑息不守時守信的人,是一種正直;

友人面對一個孩子合理的批評,能放下大人的架子知錯能改,是一種正直;

元方不因對方是大人,有理有據地指出對方過錯,對自己的愛憎不遮不掩,也是一種正直。

一篇135字的小文,講了一個關於信和禮的故事,塑造了三個正直的形象,告訴人們:要做一個守信講理的人,要做一個正直不阿的人,這恐怕就是編者要把這篇文章收錄在“方正門”的意圖了。

2、這麼涵義豐富的小文,不把它背下來總覺得有點缺憾。我們一起背背這個小故事把,老師背旁白,同學們背友人和元方說的話。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後練習一的第2小題

3、課外閱讀《世說新語》中的其他故事

六、板書

七、反思

本次教學比較順利地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基本落實了教學目標,在朗讀中解決字詞積累與運用,通過分析三個人的語言、動作描寫,體味人物內心、品格,把握人物形象,都是正直的人,符合劉義慶把這個故事收入“方正門”的意圖。課堂總會有一些遺憾,時間把握上還有一點欠缺,還要努力加強自己的課堂駕馭能力,讓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利用率能更高效。在品析部分,還要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引導他們更多元化地理解。自己再儘量少講一些,讓學生再多講一些。

篇三: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學習者分析:

初一級的學生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對古文的學習也有比較大的興趣,任

課的兩個班學生很活躍,愛表現,文言基礎比較紮實,因而教學中要大膽放手,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文意積累詞語,在討論表演中獲取情感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閱讀淺易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情感態度價值觀:瞭解古代聰穎機智少年的故事,獲取情感體驗;學習

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

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自古以來,出現過許許多多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你們知道哪些關於機智兒童的故事呢?(孔融讓梨、曹丕稱象、曹植七歲做詩、司馬光砸缸、文彥博灌水取球)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個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他就是《〈世說新語〉兩則》之《陳太丘與友期》中的人物,他是誰呢?

二、整體感知

(一)朗讀指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出停頓”。

2、指名讀,讓學生點評。

3、再指名讀,齊讀。

4、個小組朗讀比賽。去掉文章的標點符號,還古文之原貌,請學生朗讀。

多媒體出示: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二)、疏通文義

1、學生再次朗讀課文,對照註釋,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要求養成圈點勾畫的習慣。給重點詞語加點,疑難句子畫橫線,疑難問題寫上評註。

2、學生分小組討論解決字詞句方面的疑難。如有小組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可提交班上集體解決,教師可適當給予提示。

3、檢查同學們的掌握情況,進行搶答比賽。多媒體出示:

(1)解釋加劃線文言詞語:

①與友期行

②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③門外戲

④尊君在不

⑤待君久不至

⑥相委而去

⑦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⑧下車引之

⑨元方入門不顧

(2)翻譯文言句子:

①期日中,過中不至。

②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

③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補上句中省略的人物: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友)過中不至,太丘舍(友)去,(太丘)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你)日中不至,則是無信;(你)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分角色朗讀,一讀敘述者、一當元方、一當客人。要求讀出的語氣語調,讀出感情。

5、分角色譯文,一讀敘述者、一當元方、一當客人。要求保持原文意思,把省略的補充上去。

三、研讀探究

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小組討論以下的問題。多媒體出示:

(1)、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言而無信)

(2)、友人知錯而“慚”說明友人是什麼樣的人?(說明他誠懇認錯,知錯勇改)

(3)、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認爲元方並非無禮的理由是:元方年僅七歲,我們不應對其求全責備;一個失信於人,不知自責且當子罵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見一斑,對這樣的人就應該斷然拒之千里之外。

認爲元方確實有失禮儀的理由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仍不失爲有識之人,怎麼能因人的一時之錯便徹底否定一個人呢?原諒一個知錯能改的人,不正表現了一個人胸襟寬廣,有涵養嗎?

(4)、請同學們以文中的句子爲依據,說說這兩個人的思想性格?

客人:A、“太丘捨去,去後乃至”說明他言而無信;B、“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說明他粗野無理,不講禮節,缺乏教養;C、“友人慚,下車引之”說明他誠懇認錯,知錯勇改。

元方:A、對客人的一番義正嚴詞可以看出,他很有教養,懂禮識義,同時也維護了家父的尊嚴,可見父子親情濃厚。B、“元方入門不顧”,元方對粗俗的友人“入門不顧”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惡情感易外露的特點,體現他的童貞童稚。

四、拓展遷移: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實際意義?

五、指導背誦課文。

六、課外作業:

1、背誦全文

2、《初中語文導學案》練習

七、教學反思:

文章比較簡單,學生自己理解文意難度不大,在課堂中重點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形式各異的朗讀,小組的合作討論,即興的角色表演,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特別是對“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的討論,我原來比較擔心學生會由於生活閱歷淺而難以展開,但他們給了我一個驚喜,他們各抒己見,有同學認爲元方太沒禮貌,得禮不讓人;有的認爲友人錯在先,元方這樣做情有可原;還有的同學認爲元方怒氣未消,怎麼可能理友人呢?經過一番爭論後,許多同學認爲元方還小,只有七歲,做出這樣的舉動是很正常的,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他。這樣,這個問題在學生的爭論中有了一個合情合理的他們自己的答案。當然,課堂有一些不足,課堂容量過大,時間不足夠,在互動中不能充分顧及基礎比較弱的學生等等。但它堅定了我的教學信念,你給學生充分的信任與耐心,學生會還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篇四: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陳太丘與友期》是南朝劉義慶先生組織編寫的一部小說集《世說新語》中的一篇。主要寫的是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出行,而友人遲到後與陳太丘的兒子元方發生的故事。表現了元方的聰明懂事,從而說明了“信”與“禮”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小故事中領悟做人的大道理。所以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的傳統美德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在自學中積累重要文言詞語。

2、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評價人物,獲取情感體驗。

3、情感與態度:學習古人堅持原則,直言是非的“方正”品質;

做一個守信的人,懂禮的人。

教學重難點:

重點:1.積累重要文言詞語;品評人物風貌。

2.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的傳統美德的價值。

難點:評判“元方入門不顧”這一行爲。

教學方法:

講授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黑板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從小到大我們就學習和了解了許多可以做我們榜樣的孩子,比如砸缸救人的司馬光,他很機智也很勇敢。對了,還有“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他們不僅聰明早慧,且乖巧懂事,今天我們又來認識一位同樣聰穎懂事的古代少年,他是誰呢?

二、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齊讀題目,思考“陳太丘與友期”是什麼意思呢?

“陳太丘”,即陳寔,因其做過太丘縣令,故人稱“陳太丘”。

“友”,友人。“期”,約定。

2、陳太丘與友人約定了什麼呢?我們要認識的古代少年又是誰?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解決生字詞,理解難懂字詞,將不懂的地方圈畫出來。

(字音:“太丘捨去”的“舍”,“尊君在不”的“不”。)

3、以小組爲單位,合作探究,解決字詞難題。

4、解釋下列句中字詞。

(1)字音識記尊君在不“不”是一個(通假字),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2)詞類活用友人慚“慚”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譯爲(感到慚愧)

(3)古今異義

太丘捨去去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

門外戲戲古義:嬉戲今義:戲劇,也指雜技。

下車引之引古義:拉今義:引導

元方入門不顧顧古義:回頭看今義:注意,照管

(4)尊君在不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君與家君期日中君:古代尊稱對方,現可譯爲“您”。

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知識拓展:對對方一般用尊稱,如:君、尊君、令尊、令堂、令郎、令愛;對己方則用謙稱,如:家父、家母、舍姊、家兄、鄙人、拙荊、賤內、犬子等。

5、將小組存留的疑難字詞提出並解決。

6、默讀課文,劃出節奏停頓。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7、跟據所劃節奏停頓,齊讀課文。

(二)解讀文本,翻譯課文。

1、文言文的翻譯方法回顧:

留:人名、地名、物名、職稱。

補:補出省略的地方。

換:用現代語言代替文言。

加:把單音節變成雙音節。

調:調整倒裝句語序。

3、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翻譯得最好!

注:將文章分爲6個小部分,從每個小組選一個同學翻譯。如出現翻譯不確切的情況(包括關鍵字詞意義解釋錯誤,漏字,未補充省略成分,語序不當等)時,由本小組同學繼續翻譯。

a.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b.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

c.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d.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e.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f.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翻譯過程中,解決省略主語句式的問題。)

4、我們翻譯了整篇課文,疏通了文意,現在同學們應該知道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了吧?請同學概述。

(三)瞭解人物,剖析性格

1、思考下列問題,根據原文回答:

友人不守信的表現是什麼?“過中不至”

友人發怒的原因是什麼?“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辯駁友人的反應是什麼?“友人慚”

從中我們看出友人:無信無禮知錯能改(板書)

2、從友人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示?

做人要講信和禮,並且犯錯了要勇於承認並且改正。

3、反觀元方,他又有什麼性格特點呢?聰明機智方正孝順(板書)

(四)合作探討,慎思明辨

雖然我們都覺得元方小小年紀便聰明懂事,但是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下車引之”,元方卻“入門不顧”,他這麼做會不會顯得任性而失禮了呢?小組討論,說說你的看法,並說明理由。

友人粗魯、不守信確實很不可取,他知錯而知悔改也實屬難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會經常遇到這樣不守信卻將錯歸結於別人的朋友,但無論如何我們自己卻不能做這樣的人。在他人知錯能改的情況下,我們也儘可能給別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適當的寬容也能表現我們的寬廣的胸襟和涵養。所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是我們的美德。

(五)拓展延伸,啓迪智慧

1、我們知道古人很重視仁義禮智信,那麼誠信和禮貌對於今天的我們還重要嗎?請聯繫實際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交流交流:展示我們蒐集的關於“誠信”的名言。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民無信不立。——孔子

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到元方確實是一個聰明機智的孩子,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信與禮的重要性。誠信、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希望作爲公產主義接班人的孩子們,能夠繼承和發揚這一光榮傳統,以信做人,以禮待人。做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當然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從今天的文言文學習中獲得學習古文的樂趣。

四、佈置作業

請同學們熟讀並背誦這篇課文。

篇五: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一、教師導學

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許多少年英雄的故事。比如救小夥伴砸缸的司馬光,七歲就精通書法的王羲之,四歲就會畫畫的王冕,還有七歲寫詩的曹植……,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另一位少年英雄——元方。

二、合作探究

(一)熟悉文本

1、解題期:相約交代背景,爲下文元方的出現做鋪墊。

2、自由讀——齊讀——聽示範朗讀——再齊讀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這個環節中讓先自由讀3分鐘,在齊讀,讀的過程中,老師注意聽,學生的易錯字,老師再進行正音。正音之後,老師進行示範朗讀,讀之前告訴學生,朗讀文言文最關鍵的是讀準字音和節奏。教師讀完之後,讓學生再次進行齊讀。

3、全班合作學習,藉助註釋翻譯全文。

剛剛同學們已經把這篇文言文讀了好幾遍了,但這篇文章畢竟是篇文言文,和我們現代的語言,有些差異。爲了使我們更好的瞭解文章的內涵,我們一起來把這篇文章翻譯成現代文白話文吧。

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文最基本的技巧就是組詞,但對於有些詞不能組詞怎麼辦呢?那麼老實交給同學們3個最基本的技巧。

方法指導:留:人名、地名、官名、時間

例如:元方陳太丘人名

補:有些省略的成分要及時的補充

例如:去後(友)乃至(家君)待君久不至

換:有些古今異義的詞要及時替換

例如:陳太丘與友期約定

太丘捨去離開

在老師講解完這些技巧之後,我們全班一起來完成全文的翻譯吧!

全班一起翻譯全文。

剛剛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全文的翻譯,體現了集體的智慧是無限的,那麼現在呢,老師要當堂來檢測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怎麼樣。小夥子們和小姑娘們,大展身手的機會來了,主動出擊吧,請你口述下面句子的翻譯

(1)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2)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4)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二)探究文本

哇塞,真心的不錯,現學現用的非常好!經過朗讀和翻譯這兩個環節,我們對文章的內容已經非常熟悉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文章中對話中出現的兩人吧,一個是友人,一個是元方,請同學們看到大屏幕上的兩個問題:

男生回答問題①陳太丘的朋友是個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無信-------期日中,過中不至

暴躁易怒------友人便怒

粗魯------------非人哉

無禮------------對子罵父

知錯能改------友人慚,下車引之

女生回答問題②元方的性格特點如何?元方是從哪些方面反駁父親友人的?

明白事理(懂禮識儀),性格直率,聰敏

1、無信“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2、無禮“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同學們回答的非常好,在這裏我們認識了一個懂禮儀,聰慧的元方,但同時作者也想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有誠信、守時,還應該有禮。

探究:課文中的友人知錯就改,在他“慚”“下車引車”時,我們的元方卻“過門不入”是否失禮?

正方:客人已經道歉,元方應該原諒對方,他“過門不入”讓客人非常的尷尬,無地自容。

反方:元方纔7歲,對於一個對子罵父之人,拒絕他是天性使然。

同學們的回答非常的有道理,這就是我們語文學科的魅力所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同學們講講你們所知道的關於誠信(禮貌)的故事吧!

大家講述發生在他們身邊的關於禮貌和誠信的故事。

故事講得非常的精彩,老師呢,也準備了一些關於誠信的名言,與同門們共勉,願同學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做一個誠實、守時、有禮之人。

誠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不定;

誠信是一輪耀眼的明月,惟有與高處的皎潔對視,才能沉澱出對待生命的真正態度。

誠信是一道山巔的流水,趟過它方能洗盡塵世的浮華,留下啓悟心靈的妙諦。

三、當堂訓練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要做到學以致用,纔是真正屬於同學們自己的知識,語文學科亦是如此,請同學們看到,下面《王戎識李》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交流下:①翻譯②你對王戎的印象

王戎識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小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選自《世說新語·雅量第六》

篇六: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積累“期”“舍”等常見的文言詞語,能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並爭取能背誦。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誠實守信和尊重他人這些傳統美德的價值。

教學重點:誦讀背誦課文,以寫名言的形勢加深學生對“守信”的感悟。

教學難點:理解“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

教學方法:誦讀法.學生初步接觸文言文,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讀順句子,讀懂文意。

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激趣法。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具準備:多媒體PPT課件,打印好的學案。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發放學案,學生做好預習。

一、導入新課:老師和學生一起重溫冰心的小詩

萬千的天使,

要起來歌頌小孩子;

小孩子!

他細小的身軀裏,

含着偉大的靈魂。

——冰心《繁星》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陳太丘與友期》看看是個怎樣的小孩子

學習文言文老師推薦五字法:讀、譯、背、悟、寫。下面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按這五字法進行學習。

二、初讀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然後同學評議朗讀情況。(優缺點。你特別欣賞他讀的哪一句,哪一句沒讀好,該怎麼讀。)

通過評議,進一步讓學生明白朗讀應該注意的問題: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氣、讀出重音。

提醒字音:不通否是通假字。聯繫以前學過的通假字:“項爲之強”中“強”通“僵”,“誨女知之乎”中“女”通“汝”,“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中“知”通智。

3、全班朗讀。

過渡:要想讀得更好,還要明白課文內容。可能大家在預習的過程中,有一些字詞句的翻譯還不太明白,今天我們在課堂上解決

三、譯後再讀。合作學習。

1、要求:學生對照註釋,讀課文,疏通文意,採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詞句記錄下來,明白但需要掌握的詞語要勾畫出來。如重點詞語:“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提出來,先在小組中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推舉一箇中心發言人提出,全班一起討論解決。

課件展示翻譯文言文六字法。

翻譯文言文的六字法: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稱要保留。

換:用現代漢語替換古義詞。

調:調整句子順序,使句子更符合現代漢語的說法。

補:補出省略的詞語。

刪:刪去沒有實在意義的詞。

加:爲了使句子更通順,加上些詞句,更符合現代漢語的意思。

2、課件展示重點字詞,讓學生翻譯,以搶答的形式作答。

重點詞句:

期:約定;至:到;去:離開;行:走;舍:放棄;乃:才

委:丟下捨棄;則:就,便,那麼;引:拉;顧:回頭看

尊君、家君、君的辨析。

3、學生質疑。(讓學生學會交流,敢於提問。)

4、再次朗讀。讀出語氣,重音,節奏。可以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也可以按組來讀。別的同學讀的時候,自己可以想象課文中的情境,爲背誦作準備。

5、找一名學生複述課文,看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理清故事過程,爲背誦作準備。)

四、背誦課文。中華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走近它,熟讀它,背誦它,讓它根植於我們的心靈,伴隨我們成長!

五、品悟探究。

1、讀了這篇文章,你悟到了什麼?

2、“元方入門不顧”是否無禮?不求意見一致,只要能說明理由。

六、讀後思辨:聯繫當今談談你對“信”的看法。寫出來與大家交流。

1、學生交流收集的有關守信的名言。

課件展示:有關誠信的名言。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高爾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虛僞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泰戈爾}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王充}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涅}

2、學生寫或交流自己寫的名句。

七、課堂小結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繼承發揚這一光榮傳統,爲人真誠守信。讓我們以天地爲寬,真誠爲骨,做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我們相信:誠信相伴,一生無悔。

願同學們從今天的文言文學習中得到學習古文的樂趣。

八、作業佈置。

繼續背誦全文。讀讀《世說新語》。

篇七: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背誦全文;2、掌握重點文言詞彙;3、評價人物。

[教學重點]1、評價人物。2、掌握重點詞彙。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1、評價人物。2、背誦課文。

[教學設想]《陳太丘與友期》爲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25課,七年級語文上冊聯繫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讓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新精神都起着極大的作用。本課作爲古文閱讀在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確定的教學目標(三維目標)爲:知識與能力:積累重要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課文。過程與方法:評價人物,獲取情感體驗。情感與態度:傳承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傳統。

[教學方法]閱讀法:讀時品味人物語言,體會人物表達的情感。探究法:交流讀時的感受,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評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對人物進行評價。

[學法]朗讀法:反覆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理解課文內容,熟讀背誦。合作法:交流自己對人物做法的理解。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課

教師請學生說自己的品行優點。

學生髮言。(教師激發興趣)

引入課文

二誦讀課文

1、範讀

2、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意。

3、引導學生背誦

4、檢查學生背誦情況自讀、齊讀、背誦

(感知課文內容,文言積累)

三積累文言詞語

1、重點掌握(期、舍、去、不、委、引、顧)

2、教師補充

3、掌握古代一些稱謂詞語。由《贈送令尊》故事講起。

古代表敬稱:令、惠、高、請、賜、華、賢;謙稱:家、舍、小、老、拙、鄙、敝、犬

學生活動:

1、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瞭解文意,找出自己不懂的字詞。

2、舉手提出問題。請學生解答。

3、明確:期:約定;舍:放棄;去:離開;不:通“否”;委:放棄;引:牽,拉;顧:回頭看

尊君:敬稱對方父親、君:敬稱對方,您;

家君:稱自己父親。

掌握積累文言詞語(古今異義、通假字)

四研討課文(評價人物)

1、文中三個人,你同意誰的做法?

2、教師歸納(結合作品知識解答)本文選自《世說新語》“方正”一門,方正,即正直。

學生活動:

1、學生思考並寫好看法。

2、學生髮言。

3、評價人物。評價人物,獲取情感體悟。

五探究活動

從人物姓名設計問題:

陳太丘——陳實(誠實)

陳元方——(原來方正)學生給自取一個名、號表現自己的性格志趣。

請學生髮言。

傳承民族優秀傳統。

六討論:“尾生與女子期於樑(橋)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而死。”(《莊子•盜跖》)學生髮表看法。

拓展

板書設計:

陳太丘與友期

字詞:期、舍、去、不、委、引、顧

敬稱與謙稱:對別人——敬:令、惠、高、請、賜、華、賢

說自己——謙:家、舍、小、老、拙、鄙、犬

人物:陳太丘:(守信)

友人:(急躁、率直、知錯能改)

陳元方:(知禮守信、方正)

篇八: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獲得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學習古人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懂禮節、守信用的優秀品質。

教學方法:朗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播放歌曲《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自主學習:

1、讀:自讀、提問讀、齊讀

2、對照註釋,自學課文

三、合作探究:交流梳理,解難詞句。

(課前同學樣都做了預習)老師想看看同學樣的預習情況?

1、“期”:約定;

問:“期行”、“期日中”意思。

擴展:“期遊”呢?“期貨”?“不期而遇”?

2、“捨去”和“相委而去”比較舍和委相近意思。可以互換嗎?

答:不可。舍,放棄(約會)。委,丟下(我),有怨味。

3、不,念“否”。

4、讀通全文

四、感情朗讀,感悟文意:

1、全文圍繞兩個字“信”和“禮”

2、“無信”:a、“期日中,過中不至”b、“去後乃至”

c、“久不至”;

“無禮”:a、對子罵父

b、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自己失約,恬不知恥罵別人!)

3、“友人慚,下車引之”~他會想什麼?

“元方入門不顧”~他用行動表達了,如果讓他說心裏話,他會說什麼?

4、感情朗讀<注意對話的聲音、語氣,表現人物。

五、拓展延伸:改寫劇本。

你扮我演:再讀課文,揣摩說話者的語氣,同桌或小組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對話。(學法指導:文中有三個角色:敘述者、友人、元方,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角色課前進行練習。注意把握說話人的語氣。)

(一)期而不至

時間:東漢時期某日早上

地點:某處

人物:陳寔,字仲弓,東漢潁川許(今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

友人:施月(失約)

陳:()

友:()

陳:()

友:()

陳:一言既出!

友:駟馬難追!

[時近中午]

陳(焦急地等):()

[時已過午]

陳:()

[已下午2時左右,久等不來,陳只好離去]

(二)怨而後慚

時間:下午3時左右

人物:陳元方,陳太丘之子

友人:施月

[元方於門前玩,友人匆匆至]

友:()

元方:()

友:()

元方:()

友(慚愧,欲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五、凸顯主旨

填空:

此人失期在先,怨怒在後,()!

六、總結提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七、學以致用:蒐集有關誠信的故事和名言,交流並積累。

篇九: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分析人物形象,獲取情感體驗。

3、學習古人懂禮知義的優秀品格。

教學重難點

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我們學校要求同學們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而且要成爲具有高尚、高雅氣質的人,並計劃爲同學們開設禮儀課。今天呢!我們就來學習和這方面有關的一則古代的故事。

二、整體感知

(一)疏通課文

1、自讀課文,藉助字典,初步疏通課文,並圈畫出不能解決的文言字詞。

2、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並通過交流解決問題。

明確:

學生先自主閱讀課文,發言提出一些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並總結一些解決字詞的方法和途徑等,如查字典、聯繫上下文、組詞法等。

1、多媒體顯示一些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

1)、與友期行:約定。

2)、期日中:約定的時間。

3)、太丘捨去:舍,捨棄;去,離開。

4)、尊君在不:通“否”,讀“fǒu”

5)、相委而去:委,丟棄;去,離開。

6)、下車引之:拉。

7)、入門不顧:回頭看。

8)、去後乃至:才。

之:下車引之(代詞,代指元方。)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3、一學生朗讀課文,考慮如何用現代語言複述。

4、學生複述課文;對比複述,補出課文省略的部分。

明確:

多媒體顯示老師的補充省略部分的意見,作強調。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友)不至,太丘舍(友)去,去後(友)乃至。元方時年七歲,(於)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元方)答曰:“(家君)待君久(君)不至,(家君)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人)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君)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君)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一學生複述課文,其他的學生聽,提出不同的意見,老師指導點撥,明確統一意見,再請一同學複述,加強理解。

5、集體朗讀課文

(二)分析課文

1、思考問題:

(1)友人爲什麼“怒”?元方怎樣反駁“友人”的?

明確:

友人認爲陳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約的表現。

元方反駁抓住兩點:一爲“不信”,二爲“不禮”。

引導學生聯繫學過的古文說說對“信”“禮”的認識,可聯繫“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等。

這樣將文章中的“禮”、“信”和《論語》聯繫起來,讓學生理解這裏所說的“禮”“信”,是儒家思想的體現。)

(2)從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個什麼樣的小孩?

明確:

懂禮識義,聰明機靈的小孩。)

2、在理解的基礎上,集體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

明確:

多媒體出示無標點的本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3、指導背誦課文。

明確:

在學生再三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指導學生掌握背誦古文的技巧。

三、質疑探究。

1、學生討論,提出可探討性的問題。

明確:

老師適當參與小組討論,引導學生質疑。如:

陳太丘未能堅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夠守信?

友人知錯而“慚”說明友人是什麼樣的人?

元方最後“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這篇文章爲什麼歸入《世說新語•方正》?文章如何體現“方正”這個主題的?

2、就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討論,老師點撥。

明確:

學生可以自由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一要求老師參與學生的討論,以便掌握情況;二老師要能引導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歸類。

學生對問題會有不同的理解,老師應引導他們積極的爭辯,尤其是“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屬於無禮,不一定要求統一對問題的認識。

學生對問題爭辯到一定程度,達到了預想的目的後,老師引導過渡到下一步:大家對人物有不同的認識是很正常的,但《論語》中雲:見賢思齊焉,見不賢內自省也。關鍵是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

四、學習體會。

1、請學生談談從這則故事裏學到了什麼?

明確:

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暢談,老師引導。

五、字詞積累練習。

加點字字義含有該字的成語

期約定

舍捨棄

顧回頭看、看

這個環節主要是鞏固學生對重點字詞的掌握,同時適當的擴大知識量,檢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五、課後作業。

1、完成“研討與練習二”的字詞練習。

2、完成表格。

加點字字義相同字義的成語不同字義的成語

期約定

舍捨棄

顧回頭看、看

篇十: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掌握“乃、期、委、去、引、顧”等詞在特定語境中的詞義。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結合文中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

3.教育學生做人要方正,誠實守信,以禮待人。

教學重點

誦讀課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動作語言,理解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元方批評父友失信、無禮,最後卻“入門不顧”,是否有失禮儀?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誠信是爲人之本,中華民族歷來就是一個講誠信的民族。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着許多做人講誠信的故事。今天我們來學習《世說新語》二則中的《陳太丘與友期》,通過這篇課文來領悟誠信。(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一)、誦讀課文

1、教師範讀

(要求學生聽清字音、停頓、把握人物對話的語氣。)

2、學生練習朗讀

3、指名讀

(二)、疏通文意

學生小組合作,自讀課文,對照註釋,利用工具書理解詞句,疏通文意。教師參與小組學習並指導。

點撥:語句中詞語“期、舍、乃、委、引、顧”

(三)、複述課文

選兩個學生複述課文,注意情節的完整和故事的核心內容,師生點評。

板書(故事起因、經過、結果)

三、師生互動,研讀課文

1.學生讀文質疑,提出問題。

2.師生探究問題。

(1)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稱謂有什麼不同?

(2)、你還知道那些敬稱、謙詞?

(3)、文中有那些人物?你喜歡誰?爲什麼?

(4)、在友人“慚”“下車引之”時,元方卻“入門不顧”是否失禮?

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教師依據回答情況給予必要的引導。

四、課堂練習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投影顯示)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②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3.辨別下列詞語哪些屬於敬詞,哪些屬於謙詞。

①敝人②卑職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4.下列句中加粗詞與“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誨女知之乎B.學而不思則罔

C.路轉溪頭忽見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五、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陳太丘與友期》一文。這篇課文敘事簡潔,語言精練,以小見大。文中友人無信無禮的行爲從反面教育我們做人要誠信、懂禮,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繼承這種美德。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起因期行——不至——捨去——乃至

陳太丘與友期經過父友——問——怒——非人哉

元方——答曰:無信無禮

結局父友:慚,下車引之

元方:入門不顧

做人要誠信懂禮

本文地址:https://www.mgzwm.com/czzw/zhongkao/1286779.html

  • 標籤: 精選 教案 友期行 陳太丘 教學 作文教案設計
  • 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

    1、本網站發佈的作文《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0篇)作文》爲網友原創或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2、本網站作文/文章《陳太丘與友期行教案教學設計(精選10篇)作文》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作者文責自負。

    3、本網站一直無私爲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大量優秀作文範文,免費幫同學們審覈作文,評改作文。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本網不承擔責任。

    CopyRight 咪咕作文迷 201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站所發表的作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若轉載或者抄襲他人作品,帶來的一切後果與本站無關。若您發現本站存在您非授權的原創作品,請第一時間聯繫本站刪除!